广西建筑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附分数线)

更新:2025-03-10 19:05:10 新高考网

广西建筑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广西招生建筑类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25所。在本省,只有桂林理工大学1所高校开设了建筑类专业;而在省外,有24所高校面向广西省招生建筑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华中科技大学。

广西建筑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附分数线)

一、广西建筑类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广西省招生建筑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广西建筑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在广西招生建筑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桂林理工大学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75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桂林理工大学建筑类本一批475

2、广西建筑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广西招生建筑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4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华中科技大学(651分)、东南大学(649分)、武汉大学(641分)、厦门大学(612分)、中南大学(608分)、北京交通大学(606分)、西南交通大学(604分)、重庆大学(603分)、东北大学(579分)、郑州大学(566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类本一批651
2东南大学建筑类本一批649
3武汉大学建筑类本一批641
4厦门大学建筑类本一批612
5中南大学建筑类本一批608
6北京交通大学建筑类本一批606
7西南交通大学建筑类本一批604
8重庆大学建筑类本一批603
9东北大学建筑类本一批579
10郑州大学建筑类本一批566
...
15南华大学建筑类本一批509
16三峡大学建筑类本一批506
17长江大学建筑类本一批502
18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建筑类本一批496
19西南民族大学建筑类本一批495
20西交利物浦大学建筑类本一批486
21河南科技大学建筑类本二批470
22河南理工大学建筑类本二批461
23河南农业大学建筑类本二批419
24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建筑类本二批384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广西省招生建筑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广西招生建筑类专业的大学简介

1、桂林理工大学

桂林理工大学是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管理为主的高校。学校源于1956年原国家重工业部在广西组建的桂林地质学校,历经五改归属、十易校名的发展历程,其中,1978年更名为桂林冶金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桂林工学院,2009年正式更名为桂林理工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曲久辉为学校名誉校长。

学校现有桂林屏风、桂林雁山、南宁安吉、南宁空港四个校区,校园总面积3300余亩。

2、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在被称为“学府胜地”的北京市海淀区建有东西两个校区,总面积近1000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在山东省威海市建有威海校区,以中外合作办学为特色,占地面积1000余亩;各校区均具备完善的教学、科研设施,校园环境优美。在河北省黄骅市建有北京交通大学海滨轨道交通综合研发实验基地;在北京市丰台区打造国际一流的丰台轨道交通“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基地;在河北省唐山市成立唐山研究院,着力打造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的示范区;建有深圳研究院、长三角研究院,为拓宽社会资源,推动学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做出积极贡献。2023年11月,雄安校区开工建设,开启学校一校多区协调发展新征程。

3、河南理工大学

1909年,河南理工大学(简称“河南理工”;英文: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英文简称“HPU”)的前身——焦作路矿学堂,在黄河之滨、太行之阳的焦作诞生,成为我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和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学校。学校历经福中矿务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焦作工学院、焦作矿业学院(简称“焦作矿院”;英文:Jiaozuo Mining Institute,英文简称“JMI”)和焦作工学院(简称“焦工”;英文:Jiaozu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英文简称“JIT”)等重要历史时期,2004年更名河南理工大学,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2020年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2021年入选河南省“双一流”创建工程高校。

一个多世纪以来,百年理工已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近40万缤纷桃李,造就了以张沛霖、李恒德、师昌绪、刘广志、傅恒志、张铁岗等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科学家、教育家,以武胡景、郭洪祥、陈学斌、钟力生、尚海涛、李金明、王明义、宋德福、赵铁锤、王祥喜、霍金花、巫家世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省部级领导干部,以郑炳旭、杜波等为代表的众多杰出企业家,以及一大批市厅级地方党政和高等学校领导干部。他们在不同历史时期,为祖国建设各行各业竭忠尽智,发光发热,传递着母校的价值和情怀,成就着母校的光荣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