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附分数线)

更新:2025-04-02 11:11:37 新高考网

吉林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吉林招生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0所。在本省,只有东北电力大学1所高校开设了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而在省外,有9所高校面向吉林省招生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吉林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附分数线)

一、吉林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吉林省招生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吉林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在吉林招生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东北电力大学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74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东北电力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一批A474

2、吉林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吉林招生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9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卓越)(586分)、华北电力大学(保定)(573分)、华北电力大学(北京)(547分)、长沙理工大学(500分)、西安科技大学(458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卓越)储能科学与工程一批A586
2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储能科学与工程一批A573
3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储能科学与工程一批A547
4长沙理工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一批A500
5西安科技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二批A458
6沈阳工程学院储能科学与工程二批A452
7河南理工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二批A428
8内蒙古工业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二批A413
9辽宁科技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二批A411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吉林省招生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吉林招生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大学简介

1、东北电力大学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为己任,主动适应国家电力工业和吉林省的经济建设需求,形成了以电力特色为主,多学科交叉融合,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学校共有15个学院,50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工、理、管、文、法、经、教育、艺术、交叉学科等 9 个学科门类。学校是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权。现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自主设置博士学位授权交叉学科,1个自主设置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自主设置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校工程科学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现拥有吉林省“世界一流学科培育计划”立项建设学科1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9个,其中一流学科4个、优势特色学科4个、新兴交叉学科1个。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

“十四五”期间,学校以办人民满意大学,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深入实施“人才强校、质量优先、持续快速、特色发展、开放合作”战略,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建设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2、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全面开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2022年,学校顺利通过首轮“双一流”建设评估并进入第二轮建设高校名单,电气工程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坚定不移走校企合作兴校强校之路,依托大学理事会平台,与国内外100余家大型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共建能源互联网学院、智慧能源联合研究院、海上风电与智慧能源联合实验室、高效清洁智能发电联合研究院、智慧电站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重点校企合作平台,共同承担重大研发项目,加快科技成果开发与产业化;学校多方位构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与20余家地方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深化多领域交流与合作,为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学校积极推进校际合作,作为主要发起单位参与组建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推动高校之间优势资源共享互补,促进校际协同创新。

3、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全面开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2022年,学校顺利通过首轮“双一流”建设评估并进入第二轮建设高校名单,电气工程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坚定不移走校企合作兴校强校之路,依托大学理事会平台,与国内外100余家大型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共建能源互联网学院、智慧能源联合研究院、海上风电与智慧能源联合实验室、高效清洁智能发电联合研究院、智慧电站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重点校企合作平台,共同承担重大研发项目,加快科技成果开发与产业化;学校多方位构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与20余家地方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深化多领域交流与合作,为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学校积极推进校际合作,作为主要发起单位参与组建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推动高校之间优势资源共享互补,促进校际协同创新。

相关推荐: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2025最新排名榜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