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汽车智能技术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更新:2025-01-24 19:45:57 新高考网

黑龙江汽车智能技术专业专科批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黑龙江招生汽车智能技术专业批的专科高校一共有8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天津市职业大学。

黑龙江汽车智能技术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一、黑龙江汽车智能技术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黑龙江省招生汽车智能技术专业排名较好的专科批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黑龙江汽车智能技术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黑龙江招生汽车智能技术专业(理工类)的省外专科批院校一共有8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天津市职业大学(293分)、重庆工商职业学院(281分)、天津交通职业学院(264分)、遵义职业技术学院(226分)、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214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天津市职业大学汽车智能技术专科批293
2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汽车智能技术专科批281
3天津交通职业学院汽车智能技术专科批264
4遵义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智能技术专科批226
5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汽车智能技术专科批214
6海南工商职业学院汽车智能技术专科批198
7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汽车智能技术专科批187
8海口经济学院汽车智能技术专科批182

二、在黑龙江招生专科批汽车智能技术专业的院校简介

1、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是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天津地区唯一的公办综合交通类高等职业院校。学院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单位、国家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全国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交通运输部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天津市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全国高校综合性教育实践体验基地、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试点院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全国示范校职业教育集团、全国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建设单位、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天津市文明校园。

学院立足服务交通强国战略,对接天津市“1+3+4”现代产业体系,坚持"经营学院、突出特色、服务社会、开拓创新"办学理念,围绕“智慧交通”“智能制造”“现代服务”等产业发展,布局了现代物流管理、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交通装备、交通建设、交通服务、 交通数字经济等六大专业群41个专业,形成了满足区域经济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人才需求的专业布局。

2、遵义职业技术学院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6年(由原遵义农业学校、遵义财贸学校、遵义农业机械化学校、遵义商业技工学校、遵义市农业机械研究所合并组建),占地面积833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000余人,累计招收来自16个国家的留学生70余人,是一所以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是贵州省优质校、贵州省“双高”学校立项建设单位,贵州省首家探索授予副学士学位的高职院校、贵州省乡村治理与发展学院、全国百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综合办学实力和竞争力位居贵州省高职院校前列。

学院秉承“笃学践行、崇德尚能”的校训,坚持“立足黔北、服务城乡、强农兴工、助推三宜”的办学定位和“立修身之德、授就业之能、育创业之才”的办学理念,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现有省级重点专业群3个、省级和校级骨干专业9个,5门省级、29门校级精品课程,立项省级特色骨干专业(群)3个。有智慧教室、智能温室大棚、卓越经管人才培训基地、动物医院、黔北麻羊协同创新中心、建筑结构实训中心、汽车科普与职业体验中心、学前教育实践基地、“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实验(训)室、车间、基地等123个。学生、教师在全省、全国技能大赛中屡创佳绩,全国技能大赛市场营销专业荣获2017年、2019年第一名,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院校获奖数量排行榜位列第98位。2015年至今共获奖163项,国赛获奖13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9项),其中2022年省赛共计获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17项,取得优异成绩。另外,我院近年来在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共获省赛奖14件,国赛奖5件(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其中2021年获省赛奖3件,国赛奖2件(大学语文团队《探寻古建筑中的诗情画意》获国赛二等奖,儿童文学团队《儿童文学作品创编与表演》获国赛三等奖),省赛及国赛获奖率100%。今年9月,“辣椒果实鲜重基因CaFFW1的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这是学院又一个历史性的突破。

3、海口经济学院

学校简介海口经济学院是200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海南省第一所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高校。学校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74年创办的海口业余大学,历经海口职业大学、海口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等发展阶段。学校牢固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贯彻落实“一个中心”(人才培养),突出“两根主线”(教学、科研),推进“三大建设”(师资队伍、学科专业、条件环境)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两个转型”(高职教育向本科教育转型,规模发展向内涵建设转型),创业型大学建设扎实推进,办学实力显著增强,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128人,聘请校外教师633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385人,具有硕博学位的专任教师889人。教师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全国模范教师1名,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名,省级教学名师4名,省优秀教师4名,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名,省515青年后备人才1名,省级高层次人才323人,建设有省高层次研究团队8个。聘请了50多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教师立足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积极参与教研教改活动,不断增强科研能力。近年来,教师获批各类纵向项目48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项,省市级项目475项;公开发表教改、科研论文3587篇,其中,高层次论文259篇;获教学科研成果奖118项,体育、文艺作品获奖195项;出版教材、著作362部,专利作品11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