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广东招生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16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南京工业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广东省招生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广东招生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6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南京工业大学(585分)、湖南工业大学(553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548分)、中北大学(546分)、南昌航空大学(537分)、常州大学(535分)、沈阳理工大学(534分)、沈阳化工大学(529分)、江西理工大学(529分)、哈尔滨理工大学(528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南京工业大学 | 金属材料工程 | 本科批 | 585 |
2 | 湖南工业大学 | 金属材料工程 | 本科批 | 553 |
3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金属材料工程 | 本科批 | 548 |
4 | 中北大学 | 金属材料工程 | 本科批 | 546 |
5 | 南昌航空大学 | 金属材料工程 | 本科批 | 537 |
6 | 常州大学 | 金属材料工程 | 本科批 | 535 |
7 | 沈阳理工大学 | 金属材料工程 | 本科批 | 534 |
8 | 沈阳化工大学 | 金属材料工程 | 本科批 | 529 |
9 | 江西理工大学 | 金属材料工程 | 本科批 | 529 |
10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金属材料工程 | 本科批 | 528 |
11 | 兰州理工大学 | 金属材料工程 | 本科批 | 524 |
12 | 长春工业大学 | 金属材料工程 | 本科批 | 509 |
13 | 广西民族大学 | 金属材料工程 | 本科批 | 509 |
14 |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 | 金属材料工程 | 本科批 | 489 |
15 |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 | 金属材料工程 | 本科批 | 487 |
16 | 南通理工学院 | 金属材料工程 | 本科批 | 468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广东省招生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沈阳理工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始建于1948年,是我军为培养新中国急需的兵工专门人才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本科军工高等学校,是共和国“兵工七子”之一,曾用名东北军工专门学校、沈阳工业学院等,先后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工部、中央兵工总局、兵器工业部、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等,1999年划归辽宁省管理,2004年更为现名。
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18200余人,其中本科生15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200余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研究、培养模式探索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获批教育部产教融合工程建设项目资金1.21亿,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17门。现有国家级、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省级虚拟教研室5个;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19个;辽宁省、兵器行业优秀教材14部;获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10个;近5年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45项;学生获国家奖93项、发表论文1998篇、授权专利565项。本科生源质量不断提高,研究生招生规模显著扩大,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
2、沈阳化工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为省属本科高校,始建于1952年,时名沈阳化学工业技术学校,1958年组建沈阳化工学院,1960年更名为辽宁科学技术大学,1978年恢复沈阳化工学院建制,2010年更为现名。化学工程与技术入选省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学校党委荣获“辽宁省先进党组织”、全省高校首批党建工作示范高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拥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5人,省部级高层次人才29人,其中,有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3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柔性引进两院院士、中科院百人计划等高端人才近20人。
3、哈尔滨理工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是黑龙江省属规模最大的理工科大学,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黑龙江省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50年,由原机械工业部所属的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电工学院和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于1995年合并组建而成,1998年划转黑龙江省属,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
学校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模范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龙江沃土,深耕机电行业,矢志艰苦奋斗,培养了以院士、将军、奥运冠军、企业家、工程技术领军人才为代表的23万优秀人才,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和黑龙江经济社会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现代工程师的摇篮”和电线电缆行业的“黄埔军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