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智能采矿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哪个学校好)

更新:2025-03-05 08:41:27 新高考网

甘肃智能采矿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甘肃招生智能采矿工程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0所。在本省,只有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1所高校开设了智能采矿工程专业;而在省外,有9所高校面向甘肃省招生智能采矿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甘肃智能采矿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哪个学校好)

一、甘肃智能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甘肃省招生智能采矿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甘肃智能采矿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在甘肃招生智能采矿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68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智能采矿技术本科批368

2、甘肃智能采矿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甘肃招生智能采矿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9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中国矿业大学(北京)(515分)、河南理工大学(445分)、山东科技大学(440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439分)、黑龙江科技大学(418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智能采矿工程本科批515
2河南理工大学智能采矿工程本科批445
3山东科技大学智能采矿工程本科批440
4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智能采矿工程本科批439
5黑龙江科技大学智能采矿工程本科批418
6河南工程学院智能采矿工程本科批409
7辽宁科技学院智能采矿工程本科批404
8内蒙古科技大学智能采矿工程本科批402
9运城职业技术大学智能采矿技术本科批357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甘肃省招生智能采矿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甘肃招生智能采矿工程专业的大学简介

1、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是整合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资源,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大学。学校前身是隶属于中国气象局的国家重点中专兰州气象学校(始建于1951年)和隶属于甘肃省煤炭工业局的甘肃煤炭职工大学(始建于1984年)。2004年两校合并改建为我国西部第一所资源环境类普通高等职业院校。2021年3月,经甘肃省政府批准,将国家重点中专甘肃省水利水电学校(始建于1951年)并入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全日制在校生21000余人,其中本科生近8000人、专科生13000余人。现有4个校区,1个产教融合示范园,占地面积2307亩,建筑面积43.3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0254万元,与政府、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10个,建有校内实训室191个(含3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8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图书馆藏书143万册。

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全国首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高校,同时也是教育部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1960年和1978年,学校先后两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的高校之一,设有研究生院和13个学院。学校有两个校区:学院路校区坐落于北京市高校云集的海淀区学院路,沙河校区坐落于北京市昌平沙河高教园区。两校区占地518亩。目前在校学生1.8万余人,其中本科生8700余人,硕士生7800余人,博士生1800余人。

学校推行创新型研究生教育和研究型本科教育,打造能源工业精英教育教学体系,培养了一批能源行业的领军人才。新中国成立后,培养出我国煤炭系统第一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一位硕士、博士;编著了我国第一本数学工具书《数学手册》。先后有8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本科毕业生深造率多年保持在55%以上。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试点。19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专业入选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专业入选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83%的专业入选国家和北京市一流专业。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29项。1998年以来,学校学生在省级以上国内外高水平科技竞赛中获奖千余人次。

3、河南理工大学

1909年,河南理工大学(简称“河南理工”;英文: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英文简称“HPU”)的前身——焦作路矿学堂,在黄河之滨、太行之阳的焦作诞生,成为我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和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学校。学校历经福中矿务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焦作工学院、焦作矿业学院(简称“焦作矿院”;英文:Jiaozuo Mining Institute,英文简称“JMI”)和焦作工学院(简称“焦工”;英文:Jiaozu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英文简称“JIT”)等重要历史时期,2004年更名河南理工大学,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2020年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2021年入选河南省“双一流”创建工程高校。

学校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为国家安全生产、能源工业振兴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与智力支撑。新时代以来,学校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849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2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61项,国家社科基金65项,累计获得科研经费37.5亿元,2023年立项总额达6.71亿元;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67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SCI收录论文6934篇,“三报一刊”、CSSCI来源期刊及SSCI收录论文1035篇;授权发明专利2752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3项,有效专利持有量2977项,位列河南省知识产权综合能力“十强”高校第二位,居全国高校百强。建成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人文社科基地等69个。深化校地、校企战略合作,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已成为国家煤炭工业和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基地和安全培训基地。

相关推荐:

智能采矿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2025最新排名榜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