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康复物理治疗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黑龙江招生康复物理治疗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6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首都医科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黑龙江省招生康复物理治疗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黑龙江招生康复物理治疗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6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首都医科大学(607分)、北京体育大学(509分)、昆明医科大学(477分)、山东中医药大学(421分)、赣南医学院(368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首都医科大学 | 康复物理治疗 | 本一批 | 607 |
2 | 北京体育大学 | 康复物理治疗 | 本一批 | 509 |
3 | 昆明医科大学 | 康复物理治疗 | 本二批 | 477 |
4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康复物理治疗 | 本二批 | 421 |
5 | 赣南医学院 | 康复物理治疗 | 本二批 | 368 |
6 | 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 | 康复物理治疗 | 本二批 | 333 |
1、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于1953年,原名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是全国重点院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具有光荣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办学基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隶属国家体育总局。学校位于海淀区信息路,占地面积7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1万平方米,共拥有室内外训练场馆近100个。
建校至今,学校已与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的159所国(境)外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际关系,为106个国家培养了留学生15000余名,其中,阿列克·马迪申(Oleg Matytsin)博士2015年当选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席。学校先后授予克罗地亚前总理、克罗地亚奥委会主席兹拉特科·马泰沙(Zlatko Matesa)博士学位;授予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Jacques Rogge)等7位国际著名人士名誉博士学位;授予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Thomas Bach),国际滑雪联合会主席吉安·弗兰克·卡斯帕(Gian Franco Kasper),世界冰壶联合会主席凯特·凯斯尼斯(Kate Caithness)等8人“名誉教授”称号,授予国际奥委会高级顾问吉尔伯特·马吕斯·费利(Gilbert Marius Felli)“客座教授”称号,并聘为奥林匹克运动学部“名誉部长”。学校为教育部批准的“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招收院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资助院校和欧盟教育委员会“伊拉斯谟+”师生交流项目资助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与竞技体育训练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运动科学与健康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获教育部和科技部立项。学校依托国际化办学平台,统筹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建立了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全方位国际合作培养机制,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2、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简介(2024年5月)山东中医药大学原为山东中医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新中国早期建立的中医药高等学府之一。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197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点,1981年成为山东省重点高校,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点,1996年更名为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学校主体搬迁至扁鹊故里长清。
科技驱动、协同创新,科研创新长足发展。学校连续两年首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现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2个全国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拥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山东)中药单元平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特色疗法评价推广中心落户学校。先后建设青岛中医药科学院、中医药创新研究院、鲁澳中医药产业研究院、山东省中医药健康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成立全球首家石墨烯医学研究院、全国首家中医药抗病毒研究基地。现有实验室面积12.47万平方米,青岛中医药传承创新基地实验室面积3.2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总值达9.37亿元。
3、赣南医科大学
赣南医科大学位于著名革命老区——江西省赣州市内,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医学本科院校。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教授担任名誉校长。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41年的江西省立赣县高级助产职业学校,1947年更名为江西省立赣县高级医事职业学校,1958年设置为专科建制的赣南医学专科学校,198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赣南医学院,2013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19年起与苏州大学、中国医科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21年获批为江西省“十四五”新增博士学位授予权重点建设单位,2023年11月经教育部批准同意,更名为赣南医科大学。
学校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科学求是”的办学传统,恪守“立德立行,求是求新”的校训精神,致力于服务区域卫生健康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在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新靶标、肠道炎症和癌症及代谢性疾病的免疫学机制、油茶医药保健及功能产品开发、赣南特色中草药的研究与开发、苏区卫生与健康中国建设研究等领域形成了自身特色与优势。迄今,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各级卫生健康人才近11万人,成为百姓的健康守护人,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