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材料类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哪个学校好)

更新:2025-03-09 19:23:58 新高考网

广西材料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广西招生材料类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74所。在本省,有2所高校开设了材料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而在省外,有73所高校面向广西省招生材料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西北工业大学。

广西材料类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哪个学校好)

一、广西材料类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广西省招生材料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广西材料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广西本省开设材料类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桂林电子科技大学(501分)、桂林理工大学(475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类本一批501
2桂林理工大学材料类本一批475

2、广西材料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广西招生材料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73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西北工业大学(636分)、华南理工大学(625分)、中南大学(599分)、四川大学(599分)、山东大学(597分)、南京邮电大学(594分)、北京工业大学(592分)、南京理工大学(588分)、华东理工大学(585分)、武汉理工大学(584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类本一批636
2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类本一批625
3中南大学材料类本一批599
4四川大学材料类本一批599
5山东大学材料类本一批597
6南京邮电大学材料类本一批594
7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类本一批592
8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类本一批588
9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类本一批585
10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类本一批584
...
64重庆科技学院材料类本二批432
65中原工学院材料类本二批421
66北方民族大学材料类本二批420
67河北地质大学材料类本二批417
68洛阳理工学院材料类本二批407
69北方民族大学(少数民族)材料类本二批406
70齐齐哈尔大学材料类本二批406
71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类本二批395
72黑龙江工程学院材料类本二批395
73贵州民族大学材料类本二批379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广西省招生材料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广西招生材料类专业的大学简介

1、桂林理工大学

桂林理工大学是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管理为主的高校。学校源于1956年原国家重工业部在广西组建的桂林地质学校,历经五改归属、十易校名的发展历程,其中,1978年更名为桂林冶金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桂林工学院,2009年正式更名为桂林理工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曲久辉为学校名誉校长。

学校先后与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其中与50余所高校签订了留学生交换、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协议,共派出到国外访学、留学的学生2000多名;由英国皇家宝石协会设在学校的FGA考点考试通过率连续多年名列世界各考点第一,被国际珠宝界传为佳话。累计接收了各类留学生6600余名,留学生在中国汉语水平考试(新HSK)的平均通过率达95%以上,成功举办了在华吉尔吉斯留学生文化节、“一带一路”国际教育发展校长论坛。

2、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由创建于1953年的新中国军工科技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建而成,经历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1995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获批成立研究生院;2011年,获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7年,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2018年,王泽山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同年,学校成为工信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高校。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厚德博学”的办学理念,秉持“进德修业,志道鼎新”的校训,弘扬“团结、献身、求是、创新”的校风,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为党育英才、为国铸利器,围绕陆海空天信融合发展,向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

学校人才培养水平突出,育人成果丰硕。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围绕“工程精英、社会中坚”的人才培养定位,立足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新要求,培养德才兼备、求真务实、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竞争力、能引领未来的创新型精英人才。办学70余年以来,累计为国家培养输送了19万余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其中16人当选两院院士。“十三五”以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3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效显著,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是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同时也是“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和“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落户高校;在各类重大赛事中屡获佳绩,其中,在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学校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捧得“挑战杯”;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总冠军,成为全国同时获得“挑战杯”和“互联网+”总冠军的三所高校之一。

3、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是一所交通特色鲜明、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1951年,根据毛主席指示,为修建康藏公路、建设大西南,邓小平主持的西南军政委员会创办学校,时名西南交通专科学校。1960年,组建重庆交通学院。随后成都工学院土木系、四川冶金学院冶金系、武汉水运学院水工系等相继并入。2000年,学校由交通部划转重庆市管理,为省部共建高校。2006年,学校更名为重庆交通大学,并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学校拥有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交通土建工程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重点科研平台,1个山区桥梁与隧道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水利水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桥梁结构工程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力学治沙与生态碳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城市轨道车辆系统集成与控制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智能物流网络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山地城市交通系统与安全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绿色航空能源动力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西部交通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48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西南水运科学研究院、沙漠土壤化研究院等20余个研发机构。在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寒区工程、冻土生态航道、轨道装备、运输物流、绿色航空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17项,省部级及学会科技奖励600余项。公开发行《应用数学和力学》《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等核心学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