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宁夏招生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9所。在本省,只有宁夏师范大学1所高校开设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而在省外,有18所高校面向宁夏招生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南京邮电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宁夏招生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宁夏招生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理工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宁夏师范学院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89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宁夏师范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389 |
在宁夏招生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8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南京邮电大学(510分)、暨南大学(508分)、苏州大学(492分)、西安邮电大学(487分)、天津工业大学(476分)、深圳技术大学(468分)、中国计量大学(455分)、广西大学(453分)、兰州交通大学(442分)、天津理工大学(427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南京邮电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510 |
2 | 暨南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508 |
3 | 苏州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492 |
4 | 西安邮电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487 |
5 | 天津工业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476 |
6 | 深圳技术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468 |
7 | 中国计量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455 |
8 | 广西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453 |
9 | 兰州交通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442 |
10 | 天津理工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427 |
11 | 东北石油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411 |
12 | 郑州轻工业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403 |
13 | 浙江传媒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393 |
14 |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393 |
15 | 潍坊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387 |
16 | 河南工程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382 |
17 | 运城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376 |
18 | 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大学 | 电梯工程技术 | 本科二批 | 361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宁夏招生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宁夏师范大学
宁夏师范大学坐落于宁夏南部六盘山下历史名城——固原市原州区,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管理,是宁夏唯一的师范类本科院校。
建校40多年来,学校深深扎根宁夏南部山区,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为己任,几代宁师人恪尽职守,风雨兼程,诲人不倦,薪火相传,发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坚持“红色基因一脉相承,家国情怀一条主线,务实教学一以贯之,服务基层一心一意”的办学传统和“开放办学、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办学理念,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校训,倡导“勤奋、求是、创新、奉献”的校风,“敬业爱生、博学力行”的教风和“勤学善思、知行合一”的学风,为社会累计培养各类人才5万余人,被誉为“六盘山下人才基地,宁南山区教师摇篮”。
2、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面向海外,将中华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学校目前是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中央统战部管理。
学校学风浓郁,人才辈出,校友遍布世界各地,“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暨南人”,尤以香港、澳门等地较为集中。国务院原副总理吴学谦、李岚清,著名侨领、新加坡大学首任校长李光前,泰国议会原主席、原副总理许敦茂,中国两院院士谭其骧、邓锡铭、侯芙生、曾毅,烈士江上青、陈镇和(华侨)、符保卢(华侨)、符克(华侨),以及近年来内地和港澳台地区许多政府、工商及文教界知名人士均是暨南大学不同时期的杰出校友。
3、深圳技术大学
深圳技术大学是广东省和深圳市 高标准建设的国际化、高水平、示范性一流应用技术大学。
积极引进世界一流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管理体制和师生评价体系,与国外高校及机构开展共建二级学院、联合培养学生、引进师资力量,共建实验室、联合成立测试中心等多种形式的深度合作。
相关推荐:
甘肃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