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统计学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内蒙古招生统计学类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7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中国人民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内蒙古招生统计学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内蒙古招生统计学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7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中国人民大学(653分)、中央财经大学(599分)、中央民族大学(575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574分)、西南财经大学(549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中国人民大学 | 统计学类 | 本科一批 | 653 |
2 | 中央财经大学 | 统计学类 | 本科一批 | 599 |
3 | 中央民族大学 | 统计学类 | 本科一批 | 575 |
4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统计学类 | 本科一批 | 574 |
5 | 西南财经大学 | 统计学类 | 本科一批 | 549 |
6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 统计学类 | 本科一批 | 450 |
7 | 北方民族大学 | 统计学类 | 本科一批 | 447 |
1、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华北大学。学校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得到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
从陕北公学时期至今,学校共培养了38万余名高水平建设者和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新中国法学、新闻学等学科的第一位博士,人文社会科学第一位外国留学生博士,第一批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货币银行学、统计学等专业的博士皆出自中国人民大学。对中国改革开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篇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东方风来满眼春》均出自人大人之手。进入新时代,学校以“复兴栋梁、强国先锋”为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截至2024年1月,学校有在学学生28224人,其中本科生11749人、硕士生11400人、博士生5075人。
2、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是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211工程”建设和首批“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
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在老一代教师中,著名经济学家和学者陈岱孙、崔敬伯、崔书香、李宝光、刘光第、胡中流、李天民、张玉文、闻潜、姜维壮、魏振雄、王佩真、侯荣华、李继熊等先后在校任教。学校有39人次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项目。此外,拥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教学名师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3人、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教学名师2人、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1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8人、首都劳动奖章5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1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各类杰出人才。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7个和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5个,其中3个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近年来,学校也着力在全球范围内平台式引进大批海外优秀人才,聘请了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担任学院领导和学术带头人,例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劳伦斯•克莱因、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罗伯特•恩格尔、埃里克•马斯金、罗杰•迈尔森等担任学校学术委员、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3、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地处中华腹地,九州通衢,北邻黄河,西依嵩山,是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优先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建校于1948年。现有郑东校区、文北校区和文南校区3个校区,占地面积2000多亩,总建筑面积110余万平方米。图书馆文献资源总量1102.6万册(种),其中纸质文献258.85万册、电子资源843.7万种。校园四季花木繁茂、碧草如茵、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教学、科研设施齐全,文化氛围浓厚,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