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甘肃招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41所。在本省,只有兰州大学1所高校开设了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而在省外,有44所高校面向甘肃省招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南京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甘肃省招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甘肃招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兰州大学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2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兰州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批 | 532 |
在甘肃招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44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南京大学(630分)、华南理工大学(574分)、山东大学(567分)、湖南大学(561分)、中国农业大学(557分)、吉林大学(557分)、南京理工大学(555分)、华北电力大学(保定)(550分)、华北电力大学(北京)(549分)、武汉理工大学(533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南京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批 | 630 |
2 | 华南理工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批 | 574 |
3 | 山东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批 | 567 |
4 | 湖南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批 | 561 |
5 | 中国农业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批 | 557 |
6 | 吉林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批 | 557 |
7 | 南京理工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批 | 555 |
8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批 | 550 |
9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批 | 549 |
10 | 武汉理工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批 | 533 | ... |
35 | 东北师范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批 | 436 |
36 | 中南民族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批 | 433 |
37 | 浙江工商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批 | 432 |
38 | 南京工程学院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批 | 432 |
39 | 福建师范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批 | 431 |
40 | 山东农业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批 | 427 |
41 | 河北科技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批 | 420 |
42 | 西南民族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批 | 414 |
43 | 吉林农业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批 | 408 |
44 | 长江师范学院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批 | 401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甘肃省招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和良好声誉。
学校创建于1909年,始为甘肃法政学堂,是中国西北地区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高等学校。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兰州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在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被确定为国家14所综合性大学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入选“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高校,2002年和2004年,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医学院先后并入和回归兰州大学。2017年,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学校现有城关、榆中2个校区。在11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坚守在西部、奋斗为国家,走出了在经济待发达地区创办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奋进之路,创造了化学“一门八院士”、地学“师生三代勇闯地球三极”、中科院“兰大军团”、隆基兰大合伙人等享誉国内外的“兰大现象”。
2、云南大学
云南大学始建于1922年,1923年正式开学,时为私立东陆大学,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是我国西部边疆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之一。1937年,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熊庆来出任校长,一大批著名学者受聘到校任教,奠定了学校较高的发展基础和深厚的学术底蕴,开创了云大办学历史上的第一个辉煌时期。20世纪40年代,云南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包括文、法、理、工、农、医等学科在内,规模较大,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中国著名大学之一。1946年,《不列颠百科全书》将云南大学列为中国15所在世界最具影响的大学之一。
学校发挥区位优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共建和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牵头建设南亚东南亚大学联盟,构建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开放办学新格局。与20多个国家的12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教融合等领域开展合作交流。建有覆盖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较为完备的区域国别研究体系和新型特色智库体系。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来华留学基地、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和海外调研实习基地,构建“学生全球胜任力”培育体系和“语言+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以汉语教学中心、文化交流中心、教学点、HSK考点、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学院为合力支撑的文化传承创新“西南通道”。
3、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是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全国十大时装名校。学校在新中国振兴民族轻工业的呼声中应运而生,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武汉纺织工学院,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湖北省对外贸易学校、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先后并入,2010年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
学校坚持“一元领先、多元并进、突出特色、协同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组建五大学部,设置20个学院(部)3个研究院,涵盖理、工、文、法、经、管、艺、交叉等8个学科门类,拥有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建有8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5个省优势和特色学科。“先进制造与纺织装备”“创意设计与精美制造”“大数据与智慧管理”3个学科群列入湖北省“十四五”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重点建设,纺织科学与工程入选湖北省“省属高校一流学科重点建设学科”,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等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