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计算机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甘肃招生计算机类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33所。在本省,有7所高校开设了计算机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兰州大学;而在省外,有146所高校面向甘肃省招生计算机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清华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甘肃省招生计算机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甘肃本省开设计算机类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7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兰州大学(561分)、西北师范大学(421分)、西北民族大学(399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兰州大学 | 计算机类 | 本科批 | 561 |
2 | 西北师范大学 | 计算机类 | 本科批 | 487 |
3 | 西北民族大学 | 计算机类 | 本科批 | 439 |
4 | 西北师范大学 | 计算机类 | 本科批 | 433 |
5 | 西北师范大学 | 计算机类 | 本科批 | 421 |
6 | 天水师范学院 | 计算机类 | 本科批 | 401 |
7 | 西北民族大学 | 计算机类 | 本科批 | 399 |
在甘肃招生计算机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46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清华大学(676分)、北京大学(665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41分)、华中科技大学(618分)、中国人民大学(627分)、武汉大学(610分)、西北工业大学(604分)、电子科技大学(604分)、东南大学(604分)、华南理工大学(595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清华大学 | 计算机类 | 本科批 | 676 |
2 | 北京大学 | 计算机类 | 本科批 | 665 |
3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计算机类 | 本科批 | 641 |
4 | 华中科技大学 | 计算机类 | 本科批 | 629 |
5 | 中国人民大学 | 计算机类 | 本科批 | 627 |
6 | 华中科技大学 | 计算机类 | 本科批 | 618 |
7 | 武汉大学 | 计算机类 | 本科批 | 612 |
8 | 武汉大学 | 计算机类 | 本科批 | 610 |
9 | 西北工业大学 | 计算机类 | 本科批 | 606 |
10 | 西北工业大学 | 计算机类 | 本科批 | 604 | ... |
137 | 吉利学院 | 计算机类 | 本科批 | 356 |
138 | 宁夏理工学院 | 计算机类 | 本科批 | 355 |
139 | 武汉东湖学院 | 计算机类 | 本科批 | 354 |
140 |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 计算机类 | 本科批 | 351 |
141 | 沈阳工学院 | 计算机类 | 本科批 | 349 |
142 | 温州商学院 | 计算机类 | 本科批 | 349 |
143 | 河北地质大学华信学院 | 计算机类 | 本科批 | 342 |
144 |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 | 计算机类 | 本科批 | 342 |
145 | 长春科技学院 | 计算机类 | 本科批 | 337 |
146 |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 计算机类 | 本科批 | 337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甘肃省招生计算机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西北师范大学
【办学历史】西北师范大学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设的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发端于1902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改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与同时西迁的国立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共同组成西北联合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整体改组为西北联合大学下设的教育学院,后改为师范学院。1939年西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独立设置,改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41年迁往兰州。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继续在兰州办学,同时恢复北平师范大学(现北京师范大学)。1958年前学校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6所重点高师院校之一,1958年划归甘肃省领导,改称甘肃师范大学。1981年复名为西北师范学院。1988年定名为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被列为甘肃省人民政府支持进入国家一流大学建设行列的省属高校。
【学科专业】学校是国务院首批确定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单位。现有教育学、化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地理学、心理学、生物学、艺术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教育、美术与书法2个专业博士授权类别;2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4个专业硕士授权类别。有课程与教学论、中国古代文学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教育学、简牍学2个省属高校国家一流学科突破工程重点支持学科,11个省级一流学科,36个省级重点学科。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环境学/生态学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有82个普通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已形成较为合理的学位授权体系,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
2、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化学术兴校战略。心怀“国之大者”,坚持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加强有组织科研。立足国家战略需求,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项目、深空探测专项任务、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级人才项目,拥有包含国家级平台、省部级平台和重点研究基地16个,布局了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自贸区研究院、蓝绿发展研究院等7个高端智库平台。在空间科学、智能制造、新材料、海洋牧场以及东北亚区域性研究、海洋经济—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等方向深度参与国际科研合作。在威海文登、威海槎山、云南丽江、新疆慕士塔格等地建设多个野外台站,已经成为我国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络的重要节点。不断拓展横向科技合作,服务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近三年承担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近600项,建设研究院、研究中心、实验室等校企联合研究平台10处。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年均科普1万余人次。
3、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新中国创办的唯一以“语言”命名、以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为主要使命的国际型大学,素有“小联合国”之称。建校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国际中文教育为特色,以语言教育和研究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世界知名大学。
北语是培养知华友华国际人才的排头兵和培养各领域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德行言语、敦睦天下”的校训和“爱国担当、诚朴厚德、求真创新、开放包容”的大学精神,注重培养具备专业知识、人文素养、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外文化交流友好使者和各类优秀人才。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1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北京市特色专业4个。学校着力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建有联合国及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实验班、语言智能与技术实验班、金融学专业实验班三个拔尖人才培养基地,新建国内高校中第一个语言学系和第一个“语言学”本科专业,“中文国际传播”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迄今为止,学校为世界上189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22万余名懂汉语、熟悉中华文化的外国留学生,为我国培养了数以十万计的优秀人才,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成为学界、政界、商界的知名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