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附分数线)

更新:2025-03-06 15:23:22 新高考网

广东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广东招生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3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北京体育大学。

广东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附分数线)

一、广东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广东省招生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广东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广东招生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3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北京体育大学(586分)、河南师范大学(540分)、哈尔滨体育学院(493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本科批586
2河南师范大学运动人体科学本科批540
3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本科批493

二、在广东招生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大学简介

1、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于1953年,原名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是全国重点院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具有光荣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办学基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隶属国家体育总局。学校位于海淀区信息路,占地面积7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1万平方米,共拥有室内外训练场馆近100个。

建校至今,学校已与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的159所国(境)外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际关系,为106个国家培养了留学生15000余名,其中,阿列克·马迪申(Oleg Matytsin)博士2015年当选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席。学校先后授予克罗地亚前总理、克罗地亚奥委会主席兹拉特科·马泰沙(Zlatko Matesa)博士学位;授予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Jacques Rogge)等7位国际著名人士名誉博士学位;授予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Thomas Bach),国际滑雪联合会主席吉安·弗兰克·卡斯帕(Gian Franco Kasper),世界冰壶联合会主席凯特·凯斯尼斯(Kate Caithness)等8人“名誉教授”称号,授予国际奥委会高级顾问吉尔伯特·马吕斯·费利(Gilbert Marius Felli)“客座教授”称号,并聘为奥林匹克运动学部“名誉部长”。学校为教育部批准的“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招收院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资助院校和欧盟教育委员会“伊拉斯谟+”师生交流项目资助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与竞技体育训练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运动科学与健康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获教育部和科技部立项。学校依托国际化办学平台,统筹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建立了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全方位国际合作培养机制,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2、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位于豫北名城新乡市,北依巍巍太行,南濒滔滔黄河,坐落在广袤的牧野大地、美丽的卫水之滨。学校是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高校、国家“111计划”实施高校、河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和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河南省“双一流”创建高校,三度蝉联全国文明单位,入选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

学校历史底蕴深厚,办学资源丰富。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23年的中州大学(原国立河南大学前身)理科和创建于1951年的平原师范学院,历经河南师范学院二院、河南第二师范学院、新乡师范学院等阶段,1985年始称河南师范大学。在百年的办学历程中,逐步熔铸了“厚德博学 止于至善”的校训、“明德 正学 倡和 出新”的校风、“修至学 立世范 启智慧 益品行”的教风、“尚诚朴 勤学问 重团结 养正气”的学风,积累和沉淀了“崇文明道 尚诚守德 抱朴求真”的师大精神,以校风淳、教风正、学风浓、教学水平高享誉省内外。学校占地面积139.5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2万平方米,中外文纸质图书334.41余万册,电子图书1045.89余万册。建有全球唯一一家帕瓦罗蒂音乐艺术中心和河南省规模最大、种类最多的生物资源博物馆,办有附属中学、附属小学和幼儿园。

3、哈尔滨体育学院

哈尔滨体育学院创办于1956年,现已建设成为冰雪特色鲜明,学科布局合理,专业协调发展,教学、科研、竞赛、训练和社会服务成绩卓著的高等体育学府,是我国冰雪体育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学校隶属于黑龙江省教育厅,各类全日制在校生6000余人。

学校总占地面积278.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48万平方米,由哈市主校区和尚志校区(教学训练基地和高山滑雪场)组成。学校现有教职工633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22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05人、具有硕士学位的325人。学校逐步形成了中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设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分设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4个专业方向,博士生导师25人;设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分设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运动康复学、冰雪运动学和体育艺术学7个专业方向,硕士生导师151人;设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英语、新闻学、舞蹈表演、运动康复、休闲体育、体育经济与管理、冰雪运动等12个本科专业。设有世界仅有的两所国际冰球联合会项目推广和人才培养机构之一的国际冰球联合会(哈尔滨)教育发展中心,设有与国家体育总局联合设立的中国冰雪信息研究中心,设有全国唯一的冰雪项目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学校已经建设成以教学、科研、竞赛、训练和社会服务五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关推荐: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大学有哪些(2025最新排名榜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