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

更新:2025-02-24 17:41:50 新高考网

安徽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安徽招生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27所。在本省,有3所高校开设了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而在省外,有24所高校面向安徽省招生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安徽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

一、安徽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安徽省招生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安徽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安徽本省开设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3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599分)、安徽理工大学(531分)、合肥学院(510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能源化学工程本一批599
2安徽理工大学能源化学工程本一批531
3合肥学院能源化学工程本一批510

2、安徽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安徽招生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4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613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598分)、南京工程学院(575分)、武汉工程大学(565分)、广东工业大学(563分)、青海大学(561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559分)、常州大学(558分)、新疆大学(548分)、湖南科技大学(541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能源化学工程本一批613
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能源化学工程本一批598
3南京工程学院能源化学工程本一批575
4武汉工程大学能源化学工程本一批565
5广东工业大学能源化学工程本一批563
6青海大学能源化学工程本一批561
7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能源化学工程本一批559
8常州大学能源化学工程本一批558
9新疆大学能源化学工程本一批548
10湖南科技大学能源化学工程本一批541
...
15西安石油大学能源化学工程本一批509
16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能源化学工程本一批507
17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化学工程本一批503
18东北电力大学能源化学工程本二批500
19太原科技大学能源化学工程本二批488
20沈阳化工大学能源化学工程本二批481
21沈阳师范大学能源化学工程本二批477
22太原工业学院能源化学工程本二批469
23内蒙古工业大学能源化学工程本二批462
24宁夏理工学院能源化学工程本二批428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安徽省招生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安徽招生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大学简介

1、合肥大学

合肥大学是一所在“改革中诞生,开放中成长,创新中发展”的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80年的合肥联合大学,由新中国放射化学奠基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杨承宗先生任首任校长,创办伊始即实行本科招生。学校实行的“适当收费、不包分配、按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后勤社会化”办学模式,是引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创举,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小岗村”。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与合肥教育学院、合肥师范学校合并为合肥学院。2018年,学校整体进入安徽省第一批次招生,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3年11月30日,教育部正式同意合肥学院更名为合肥大学。

学校坚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不断提高科研创新应用服务水平。学校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先后申报获批国内首个经济工程专业以及智能制造工程等6个新工科专业,调整专业11个。大力推进大众学院、轨道交通、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等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四链”协同融合。在应用研究领域精耕细作,共同组建巢湖研究院等省部级科研平台9个,服务巢湖治理等区域需求,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6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定点帮扶工作连续6年获“好”等次。

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前身为北京石油学院,创办于1953年,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为我国石油高等教育奠定了探索发展之基。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批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建设克拉玛依校区,标志着学校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道路上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系统构建“派引援育”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校区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在校本部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对口支援平台,创建了校本部派遣、外部引进、高校援建、合力培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现有教职工633人,其中来自教育部19所对口支援高校教师155人;专任教师476人,高级职称占比53.4%,博士占比53.7%。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自治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13人,自治区“天山英才工程”9人,自治区天山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各级各类人才项目称号达到123人次。

3、西南科技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坐落于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学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的西部14所高校之一。第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同志赞誉学校“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办学路子。学校现任党委书记杨俊辉、校长黄琦。

西南科技大学源起于1952年创办的重庆第一土木建筑学校和西南建筑工程学校以及由两校合并成立的重庆建筑工程学校。学校曾在重庆、石棉、绵阳三地办学,1978年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迁至原清华大学绵阳分校校址,清华大学绵阳分校部分职工及办学资源并入学院。1993年更名为西南工学院。2000年,原西南工学院与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西南科技大学。学校校园现占地5463亩,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是读书治学的好地方。学校现有建筑面积11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8.7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已达10亿元。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藏有纸质图书269万余册,电子图书798万余册。

相关推荐: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2025最新排名榜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