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筑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安徽招生建筑学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13所。在本省,有12所高校开设了建筑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合肥工业大学;而在省外,有103所高校面向安徽省招生建筑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华南理工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安徽省招生建筑学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安徽本省开设建筑学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2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合肥工业大学(605分)、安徽理工大学(531分)、安徽工程大学(520分)、安徽工业大学(516分)、合肥学院(510分)、安徽建筑大学(500分)、安徽科技学院(482分)、皖西学院(466分)、铜陵学院(462分)、黄山学院(459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合肥工业大学 | 建筑学 | 本一批 | 605 |
2 | 安徽理工大学 | 建筑学 | 本一批 | 531 |
3 | 安徽工程大学 | 建筑学 | 本一批 | 520 |
4 | 安徽工业大学 | 建筑学 | 本一批 | 516 |
5 | 合肥学院 | 建筑学 | 本一批 | 510 |
6 | 安徽建筑大学 | 建筑学 | 本一批 | 500 |
7 | 安徽科技学院 | 建筑学 | 本二批 | 482 |
8 | 皖西学院 | 建筑学 | 本二批 | 466 |
9 | 铜陵学院 | 建筑学 | 本二批 | 462 |
10 | 黄山学院 | 建筑学 | 本二批 | 459 |
11 | 安徽新华学院 | 建筑学 | 本二批 | 433 |
12 | 合肥城市学院 | 建筑学 | 本二批 | 427 |
在安徽招生建筑学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03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华南理工大学(645分)、西北工业大学(642分)、山东大学(631分)、湖南大学(628分)、四川大学(623分)、西南交通大学(620分)、哈尔滨工业大学(619分)、西安交通大学(612分)、深圳大学(602分)、武汉大学(598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华南理工大学 | 建筑学 | 本一批 | 645 |
2 | 西北工业大学 | 建筑学 | 本一批 | 642 |
3 | 山东大学 | 建筑学 | 本一批 | 631 |
4 | 湖南大学 | 建筑学 | 本一批 | 628 |
5 | 四川大学 | 建筑学 | 本一批 | 623 |
6 | 西南交通大学 | 建筑学 | 本一批 | 620 |
7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建筑学 | 本一批 | 619 |
8 | 西安交通大学 | 建筑学 | 本一批 | 612 |
9 | 深圳大学 | 建筑学 | 本一批 | 602 |
10 | 武汉大学 | 建筑学 | 本一批 | 598 | ... |
94 | 西安培华学院 | 建筑学 | 本二批 | 440 |
95 | 青岛城市学院 | 建筑学 | 本二批 | 439 |
96 |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 | 建筑工程 | 本二批 | 436 |
97 | 西安思源学院 | 建筑学 | 本二批 | 433 |
98 | 长春建筑学院 | 建筑学 | 本二批 | 432 |
99 |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 | 建筑工程 | 本二批 | 430 |
100 |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 建筑学 | 本二批 | 429 |
101 |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 建筑学 | 本二批 | 428 |
102 | 辽宁理工职业大学 | 建筑工程 | 本二批 | 427 |
103 |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 建筑学 | 本二批 | 427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安徽省招生建筑学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特色高水平大学,是安徽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建设的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校本部教学占地3200亩,合肥办学占地340亩。
学校拥有一支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全校教职工4500余人(含直属附属医院),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5个、省高校领军人才团队8个,具有高级职称人员10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1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4人,省部级人才80余人,400余名高水平专家、学者担任学校兼职教授。
2、武汉轻工大学
武汉轻工大学创建于1951年,位于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湖北省武汉市,是全国最早培养粮食行业专门人才的学校,先后隶属于原国家粮食部、商业部、国内贸易部,1998年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高校、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湖北省第一批本科招生高校。学校舍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06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96万余册,数据库53种,电子图书234万余册,电子期刊50万余册,拥有7个优势特色学科相关数据库和机构知识库平台,是湖北省研究级文献收藏单位和湖北省自动化水平优秀级图书馆。
学校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大力实施“质量立校”战略。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着力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基础知识扎实、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不断强化学习、应用、探究、创新“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建有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一流课程、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等一大批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拥有实验教学(中心)27个,其中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入选首批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教育培训基地,获批湖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学校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在近三届省级教学成果评选中,获优秀教学成果奖33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9项。学校以“常青科技文化艺术节”、创新创业大赛等为依托,积极开展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本科生、研究生在互联网+、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械创新设计等各类学科竞赛中,每年均荣获大批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学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湖北省属高校前列,他们以“能吃苦、能干事、能创业、能创新”的优良素质,受到社会广泛赞誉。
3、成都大学
成都大学创建于1978年,是改革开放后首批地方城市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是四川省、成都市重点建设大学,是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运动员村承办大学,FISU银级认证“健康校园”。拥有百年历史的三级甲等综合附属医院和国家级科研平台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
科学研究 现有科研人员1500余人,学校围绕国家经济社会特别是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布局,聚焦适应区域产业聚集区、重点支柱产业及新兴产业,建有包括国家低碳新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工程实验室、省工程研究中心、省重点中华文化研究院、省社科联首批试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83个。近三年科研经费均超过2.5亿元、师均科研经费超过15万元。近五年,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20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7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18项、国家艺术基金4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160项;发表ESI各学科论文5500余篇,多篇发表在《Nature》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CSSCI论文438篇。我校教师负责的“超长寿命疲劳裂纹萌生机理与寿命预测”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参与的“阿卡波糖原料和制剂生产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负责的《“三礼”名物词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相关推荐:
湖北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
四川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4最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