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本科招生官网首页入口: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本科招生办电话:
025-5873137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本科招生网可登录查询:招生人数、招生计划、院校介绍、特殊类型招生、招生简章等官方最新权威信息,也可在线咨询招生相关问题!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开设的专业有: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公共气象服务)、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学、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空间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电子工程、自动化、机器人工程、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海洋技术、海洋资源与环境、海洋科学、艺术与科技、环境设计、美术学(师范)、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数字媒体艺术、动画、大气科学、物理学(师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地理科学(师范)、英语(师范)、化学(师范)、汉语言文学(师范)、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信息工程、人工智能、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遥感科学与技术(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生态学(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农业资源与环境(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电子信息类(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地理信息科学(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汉语言文学、翻译、汉语国际教育、英语、日语、材料物理、应用化学、信息工程、人工智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大数据管理与应用、金融工程、保险学、经济统计学、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应用物理学、地理信息科学(中外合作办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中外合作办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中外合作办学)、应用化学(中外合作办学)、大气科学(中外合作办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环境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法学(中外合作办学)、测绘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财务管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网络工程、自动化、遥感科学与技术、动画、环境工程、金融工程、物联网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通信工程、环境科学、行政管理、法学、公共事业管理、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利科学与工程、大气科学(水文气象模块)、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生态工程、大气科学(大气环境方向)、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嵌入式培养)、应用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气象技术与工程、大气科学(大气物理方向)、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大气科学(大气探测方向)、安全工程。
国家级级特色专业:5个: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环境科学、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省级(直辖市)级特色专业:10个:电子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物理学、生态学、会计学、应用化学、遥感科学与技术、自动化。
省重点、培育专业级特色专业:31个: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海洋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应用化学、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信息工程、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遥感科学与技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测绘工程、应用物理学、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服务于新中国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1960年设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学校前身),隶属原中央(军委)气象局,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划转江苏省人民政府主管,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学校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等多方共建。现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
学校主校区坐落于南京市江北新区,占地2000余亩;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位于天长市金牛湖新区,毗邻南京市六合区;无锡校区位于无锡市锡东新城,建有滨江学院(现已转设为无锡学院)和南信大无锡研究生院、无锡研究院、无锡校区国教院;另在南京市江北新区、六合区、雨花台区建有大学科技园及其文旅园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约35800人,其中普通本科生约28300人、硕博研究生约6200人、留学生(学历生)约13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