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榜中,共分三个档次,全国一共有8所学校上榜!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前三强名单有,第一档(A+级):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二档(B+级):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南京大学;第三档(B级):长安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全国有哪些大学开设了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各院校专业实力和排名如何?详见如下专业排行榜。
在如下软科发布的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可见,国内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大学是吉林大学,排名第一,实力最强!其次排名较好的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分别位列第二、第三名。
国内排名 | 开设院校 | 地区 | 专业 | 评级 |
---|---|---|---|---|
1 | 吉林大学 | 长春 |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 A+ |
2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武汉 |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 A+ |
3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北京 |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 B+ |
4 | 南京大学 | 南京 |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 B+ |
5 | 长安大学 | 西安 |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 B |
6 | 成都理工大学 | 成都 |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 B |
7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 |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 B |
8 | 桂林理工大学 | 桂林 |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 B |
共8所大学上榜,完整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NO1、吉林大学(排名第一)
吉林大学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1名,软科评级结果为A+。
学校聚焦世界名校合作,逐步完善全球合作网络,目前已经与40个国家和地区的302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排名世界前100名的48所,前200名的67所。学校与12个国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建了44个中外合作平台。
NO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排名第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2名,软科评级结果为A+。
学校在地质学、矿产资源能源、地质工程、地球物理、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地理信息系统与测绘、材料科学与化学、经济与管理等研究领域具有特色和优势,取得一批重要成果。2010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8项,获“中国科学十大进展”1项、“十大地质科技进展”2项、“十大地质找矿成果”2项。科睿唯安(原汤森路透)“高被引科学家” 5人,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 9人,入选ESI高被引论文作者61人。学校主办的《地球科学》(中文版)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EI Compendex收录,《地球科学学刊》(英文版)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SCIE收录,《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进入CSSCI。
NO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排名第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3名,软科评级结果为B+。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国家地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学校加强科学布局和组织策划,在科研项目、高水平学术成果、科研获奖、科研人才培养、科研平台建设及知识产权和成果转化等方面成绩显著。在青藏高原地质演化、非传统同位素地球化学、地质过程与成矿作用、超深钻探和极地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在 Nature、Science、Nature Geoscience 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近五年,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级科技奖 1 项,省部级科技奖26项。2022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125 项,获批数量年年创新高。学校拥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岩矿化石标本资源共享平台以及教育部、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省部级科技平台 28个(包括共建平台9个)。王成善院士团队成果入选教育部2021年度高校十大科技进展。2022年学校获批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1个(深时数字地球前沿科学中心)。学校将推进大学科融合、大科学计划、大科学装置、大科技项目、大资源平台、大自然文化、大校区建设等“七大”建设,推动传统地学向地球系统科学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