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智能车辆工程专业大学排名榜中,共分四个档次,全国一共有21所学校上榜!
智能车辆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前三强名单有,第一档(A+级):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第二档(A级):大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第三档(B+级):华南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长安大学;第四档(B级):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重庆工商大学、江苏理工学院。
全国有哪些大学开设了智能车辆工程专业?各院校专业实力和排名如何?详见如下专业排行榜。
在如下软科发布的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可见,国内智能车辆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大学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排名第一,实力最强!其次排名较好的是东南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分别位列第二、第三名。
国内排名 | 开设院校 | 地区 | 专业 | 评级 |
---|---|---|---|---|
1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 | 智能车辆工程 | A+ |
2 | 东南大学 | 南京 | 智能车辆工程 | A+ |
3 |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 | 智能车辆工程 | A |
4 | 湖南大学 | 长沙 | 智能车辆工程 | A |
5 | 华南理工大学 | 广州 | 智能车辆工程 | B+ |
6 | 合肥工业大学 | 合肥 | 智能车辆工程 | B+ |
7 | 长安大学 | 西安 | 智能车辆工程 | B+ |
8 | 西南大学 | 重庆 | 智能车辆工程 | B+ |
9 | 重庆理工大学 | 重庆 | 智能车辆工程 | B+ |
10 | 河南科技大学 | 洛阳 | 智能车辆工程 | B+ |
11 | 重庆邮电大学 | 重庆 | 智能车辆工程 | B+ |
12 | 沈阳理工大学 | 沈阳 | 智能车辆工程 | B+ |
13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 十堰 | 智能车辆工程 | B |
14 | 重庆工商大学 | 重庆 | 智能车辆工程 | B |
15 | 江苏理工学院 | 常州 | 智能车辆工程 | B |
16 | 皖西学院 | 六安 | 智能车辆工程 | B |
17 | 湖南工学院 | 衡阳 | 智能车辆工程 | B |
18 | 长春工程学院 | 长春 | 智能车辆工程 | B |
19 | 太原工业学院 | 太原 | 智能车辆工程 | B |
20 | 三江学院 | 南京 | 智能车辆工程 | B |
21 |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 南京 | 智能车辆工程 | B |
共21所大学上榜,完整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NO1、哈尔滨工业大学(排名第一)
哈尔滨工业大学智能车辆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1名,软科评级结果为A+。
学校秉持“强精优特”学科建设理念,坚持扬工强理重交叉,形成了优势特色学科、基础学科、新兴交叉学科、支撑学科组成的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学校拥有9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6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有10个一级学科排名位居全国前五位,其中力学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哈工大共有17个学科位列A类,学科优秀率(A类学科占授权学科的比例)位列全国第六位,A类学科数量位列全国第八位,工科A类数量位列全国第二位。
NO2、东南大学(排名第二)
东南大学智能车辆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2名,软科评级结果为A+。
东南大学是我国国际交流与合作最为活跃的高校之一。截至2022年末,学校已初步建成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国际合作网络,共与来自18个国家或地区的47所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包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马里兰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多伦多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利兹大学、伯明翰大学,瑞士苏黎世高工,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法国巴黎高科,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学院,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日本大阪大学等。2017年,东南大学发起成立了“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是中国与英国合作建立的第一个以工程教育与研究为特色的大学联盟,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伯明翰大学、剑桥大学、卡迪夫大学、利兹大学、利物浦大学、伦敦大学学院、诺丁汉大学和华威大学等9所英国著名高校加入联盟。2021年,东南大学与英国伯明翰大学联合发起成立“碳中和世界大学联盟”,成为全球首个聚焦碳中和领域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世界大学联盟。学校还与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合作建立了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院,是教育部批准的第一个中外联合研究生院;与法国雷恩一大合作建立了东南大学—雷恩一大研究生学院。东南大学正以“全球高端、实质合作、引领发展”为方向,加快形成全方位、有重点、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合作格局。
NO3、大连理工大学(排名第三)
大连理工大学智能车辆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3名,软科评级结果为A。
大连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学校以培养精英人才、促进科技进步、传承优秀文化、引领社会风尚为宗旨,秉承“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为基本特质的大工精神,致力于创造、发现、传授、保存和应用知识,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服务国家,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