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大学排名榜中,共分四个档次,全国一共有39所学校上榜!
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前三强名单有,第一档(A+级):天津大学、东南大学;第二档(A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第三档(B+级):重庆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第四档(B级):新乡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
全国有哪些大学开设了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各院校专业实力和排名如何?详见如下专业排行榜。
在如下软科发布的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可见,国内智能医学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大学是天津大学,排名第一,实力最强!其次排名较好的是东南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别位列第二、第三名。
国内排名 | 开设院校 | 地区 | 专业 | 评级 |
---|---|---|---|---|
1 | 天津大学 | 天津 | 智能医学工程 | A+ |
2 | 东南大学 | 南京 | 智能医学工程 | A+ |
3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 | 智能医学工程 | A |
4 |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 | 智能医学工程 | A |
5 | 山东大学 | 济南 | 智能医学工程 | A |
6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 | 智能医学工程 | A |
7 | 天津医科大学 | 天津 | 智能医学工程 | A |
8 | 重庆大学 | 重庆 | 智能医学工程 | B+ |
9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西安 | 智能医学工程 | B+ |
10 | 北京邮电大学 | 北京 | 智能医学工程 | B+ |
11 | 东北大学 | 沈阳 | 智能医学工程 | B+ |
12 | 南京医科大学 | 南京 | 智能医学工程 | B+ |
13 | 南开大学 | 天津 | 智能医学工程 | B+ |
14 | 重庆医科大学 | 重庆 | 智能医学工程 | B+ |
15 | 南方科技大学 | 深圳 | 智能医学工程 | B+ | ... |
25 | 河北医科大学 | 石家庄 | 智能医学工程 | B |
26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上海 | 智能医学工程 | B |
27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成都 | 智能医学工程 | B |
28 | 川北医学院 | 南充 | 智能医学工程 | B |
29 | 广西医科大学 | 南宁 | 智能医学工程 | B |
30 | 天津工业大学 | 天津 | 智能医学工程 | B |
31 | 皖南医学院 | 芜湖 | 智能医学工程 | B |
32 | 河北大学 | 保定 | 智能医学工程 | B |
33 | 南通大学 | 南通 | 智能医学工程 | B |
34 | 福建医科大学 | 福州 | 智能医学工程 | B |
35 | 桂林医学院 | 桂林 | 智能医学工程 | B |
36 | 贵州医科大学 | 贵阳 | 智能医学工程 | B |
37 | 燕山大学 | 秦皇岛 | 智能医学工程 | B |
38 | 湖北医药学院 | 十堰 | 智能医学工程 | B |
39 | 山西医科大学 | 太原 | 智能医学工程 | B |
共39所大学上榜,完整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NO1、天津大学(排名第一)
天津大学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1名,软科评级结果为A+。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遵教育部令学校西迁,9月10日与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和北平研究院共同组建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3月,临大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8年7月,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改组为国立西北大学、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和国立西北医学院。其中,北洋工学院与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私立焦作工学院合组国立西北工学院,校址设在陕西省城固县。抗战时期,学校各界校友要求恢复国立北洋工学院,国民政府行政院于1942年12月将原浙江省立英士大学升格为国立,将其工学院划出并独立为国立北洋工学院。1944年李书田在西安筹建了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
NO2、东南大学(排名第二)
东南大学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2名,软科评级结果为A+。
东南大学现有34个院系、87个本科专业,有39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50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有全日制在校生38419人,其中本科生16785人,研究生21634人;在校留学生1994人,其中学历留学生1689人。学校建有四牌楼、九龙湖、丁家桥等校区,占地面积5888亩,其中九龙湖校区3752.35亩,总建筑面积约89.54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面积6.69万平方米,藏有各类纸本图书资料469万册,可访问数据库检索平台149个(二级数据库233个)。学校还设有无锡校区和苏州校区。
NO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排名第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3名,软科评级结果为A。
1951年,为培养航空建设人才,国家决定将北洋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工学院航空系并入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系,成立清华大学航空学院,将云南大学航空系并入四川大学航空系,将西南工专航空科并入华北大学工学院航空系。1952年,根据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要求,设立北京航空学院,由北京工业学院航空系(1951年11月18日,华北大学工学院更名为北京工业学院)、清华大学航空学院、四川大学航空系合并成立。1952年10月25日,在北京工业学院礼堂(原中法大学旧址)举行了北京航空学院成立大会。1988年,北京航空学院更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