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各专业在吉林招生人数(附:招生计划表)

发布:2025-03-25 17:51:59 新高考网

202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吉林省各专业招生计划及招生人数(参考202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吉林招生代码1106006、1106007、1106008、1106004)2024年普通高考面向吉林省本科一共计划招生人数为112人,包含8个专业。其中【物理类】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工科试验班类(75人,四年制)、理科试验班类(19人,四年制)、飞行器动力工程(4人,四年制);【历史类】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社会科学试验班(6人,四年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各专业在吉林招生人数(附:招生计划表)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今年最新计划请查询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4吉林省招生计划表(物理类)

本科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吉林【本科批】共计划招收106人,涉及7个本科专业。其中工科试验班类(75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多,工程力学(1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少。

招生省份选科要求批次招生专业计划人数学制
吉林物+化本科工科试验班类(航空H航天类)(智能飞行器技术、空天智能电推进技术、智能制造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纳米材料与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工程力学、机械工程、微机电系统工程、工业设计、机器人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车辆工程、智慧交通、飞行器适航技术、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安全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37
吉林物+化本科工科试验班类(信息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交通运输、软件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信息对抗技术、信息安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智能感知工程)31
吉林物+化本科工科试验班类(未来空天领军计划)(智能飞行器技术、智能感知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空天智能电推进技术、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智慧交通、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交通运输、空间科学与技术)(不录取无该专业志愿考生)2
吉林物+化本科工科试验班类(医工交叉试验班)(生物医学工程、智能医学工程)(含协和医班,不招色盲、色弱考生)4
吉林物+化本科理科试验班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信息安全、应用物理学、核物理、物理学、化学、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12
吉林物+化本科理科试验班类(中法工程师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工程力学、应用物理学)7
吉林物+化本科化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含化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双学士学位项目,不录取无该专业志愿考生,不招色盲、色弱考生)3
吉林物+化本科工程力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含信息与计算科学-工程力学双学士学位项目,不录取无该专业志愿考生)1
吉林物+化本科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卓越人才培养试验班)2
吉林物+化本科网络空间安全(卓越人才培养试验班)2
吉林物+化本科飞行器动力工程(国际合作专项)(中外合作办学,与俄罗斯莫斯科航空学院“2+2”联合培养,双学籍,双学位,本科阶段原则上不可转专业)4
吉林物+化本科工科试验班类(航空H航天类)(国家专项计划)(智能飞行器技术、空天智能电推进技术、智能制造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纳米材料与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工程力学、机械工程、微机电系统工程、工业设计、机器人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车辆工程、智慧交通、飞行器适航技术、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安全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1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4吉林省招生计划表(历史类)

本科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吉林【本科批】共计划招收6人,涉及1个本科专业。其中社会科学试验班(6人),社会科学试验班(6人)。

招生省份选科要求批次招生专业计划人数学制
吉林史+不限本科社会科学试验班(经济学、行政管理、英语、翻译、法学)6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注:以上招生计划人数并不是实际录取人数,最终招生专业目录、各专业招生多少人、专业与选科要求以及2025年在吉林招生吗等情况,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官网发布为准!

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介

1951年,为培养航空建设人才,国家决定将北洋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工学院航空系并入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系,成立清华大学航空学院,将云南大学航空系并入四川大学航空系,将西南工专航空科并入华北大学工学院航空系。1952年,根据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要求,设立北京航空学院,由北京工业学院航空系(1951年11月18日,华北大学工学院更名为北京工业学院)、清华大学航空学院、四川大学航空系合并成立。1952年10月25日,在北京工业学院礼堂(原中法大学旧址)举行了北京航空学院成立大会。1988年,北京航空学院更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

学校精育良才,立德树人。有全日制在校生37000余人,其中本科生与研究生比例为1:1,在校攻读学位的外国留学生1200余人。近年来各省招生生源高考成绩平均排名在前3‰,并有多个省份已进入全省排名前1‰,学校理工类生源整体质量稳居全国第9名。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强化北航人才培养特色,按照“厚植情怀、强化基础、突出实践、科教融通”方针,推动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打造“强情怀、强基础、强实践、强融通”的新时代北航人才培养“四强”模式,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培养领军领导人才。获批首批未来空天技术学院。研究生教育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机制,重点实施尖端优质生源汇聚、精品课程体系构筑、国际交流深度拓展、多方聚力协同育人、创新激励分类优秀、卓越导师队伍建设等行动计划,着力打造“重创新、强能力、高规格”的人才培养质量品牌,探索出大飞机班、发动机班、信息安全班等定制化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模式。成立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牵头筹建全国卓越工程师产教联盟,校企协同打造卓越工程师培养“样板间”。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3个、教学团队5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9个,省部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4门。本科生组建“冯如三号”团队两创国际认证航时世界纪录。“月宫一号”团队破世界纪录。学生作品“北航1-4号火箭”“亚太空间小卫星”成功发射。2010年以来,研究生有近500人次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其中三大国家级科技奖励署名达130余人。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数量显著增长,全国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全国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等国家级荣誉称号数量处于领先地位。 “冯如杯”竞赛已连续举办32届,吸引了9万余名学生开展创新研究。学校是在全国“挑战杯”竞赛中唯一连续17届捧得“优胜杯”的高校,并在第十一、第十六、第十七届捧得最高荣誉“挑战杯”。学生创新创业作品先后斩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首届冠军,并在第三届、第七届分别获得全国亚军。建校70载,北航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学术精英、兴业人才和治国栋梁,为国家主流行业和骨干单位输送了20多万优秀毕业生。

相关推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4是多少分「录取最低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费一年多少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排名第几 全国多少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牌优势专业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