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理工大学在陕西省各专业招生计划及招生人数(参考2024):
河南理工大学(在陕西招生代码5403)2024年普通高考面向陕西省本二一共计划招生人数为77人,包含32个专业。其中【理科】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测绘工程(5人,四年制)、智能采矿工程(4人,四年制)、采矿工程(4人,四年制)。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今年最新计划请查询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本科批:河南理工大学在陕西【本科批】共计划招收77人,涉及32个本科专业。其中测绘工程(5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少。
招生省份 | 选科要求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学制 |
---|---|---|---|---|---|
陕西 | 理科 | 本二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二 | 自动化 | 2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二 | 机器人工程 | 2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二 | 通信工程 | 3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二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二 | 车辆工程 | 2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二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二 | 智能制造工程 | 2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二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3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二 | 土木工程 | 3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二 | 地质工程 | 2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二 | 资源勘查工程(清洁能源勘查方向) | 2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二 |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地学大数据方向) | 2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二 | 测绘工程(卓越计划班) | 3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二 | 测绘工程(导航方向) | 2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二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2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二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2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二 | 智能采矿工程 | 4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二 | 采矿工程(卓越计划班) | 4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二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2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二 | 安全工程(卓越计划班) | 4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二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二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2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二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智能制造方向) | 2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二 | 矿物加工工程(卓越计划班) | 2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二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3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二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2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二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二 |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 2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二 | 会计学 | 2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二 | 财务管理 | 2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二 | 金融学 | 2 | 四 |
陕西 | 理科 | 本二 | 建筑类(五年)(建筑学、城乡规划)(教学地点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解放中路142号) | 2 | 五 |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注:以上招生计划人数并不是实际录取人数,最终招生专业目录、各专业招生多少人、专业与选科要求以及2025年在陕西招生吗等情况,以河南理工大学官网发布为准!
附:河南理工大学简介
1909年,河南理工大学(简称“河南理工”;英文: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英文简称“HPU”)的前身——焦作路矿学堂,在黄河之滨、太行之阳的焦作诞生,成为我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和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学校。学校历经福中矿务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焦作工学院、焦作矿业学院(简称“焦作矿院”;英文:Jiaozuo Mining Institute,英文简称“JMI”)和焦作工学院(简称“焦工”;英文:Jiaozu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英文简称“JIT”)等重要历史时期,2004年更名河南理工大学,是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学校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为国家安全生产、能源工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与智力支撑。“十二五”以来,学校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764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15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98项,国家社科基金54 项,累计获得科研经费25.6亿元;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3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SCI收录论文4570 余篇,“三报一刊”、CSSCI来源期刊及SSCI收录论文 895 篇;发明专利授权2240 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3项,连续两年位列河南省知识产权综合能力“十强”高校第二位,有效专利持有量2223项,居全国高校第84位。建成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人文社科基地等64个。深化校地、校企战略合作,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已成为国家煤炭工业和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基地和安全培训基地。
相关推荐: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各专业在广东招生人数2025年(附:招生计划表)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各专业2025年在福建招生人数(附:招生计划表)
2025年河南理工大学各专业在陕西招生人数(附:招生计划表)
广东省高考人数2024年多少人(2020-2023历年历史+物理人数)
安徽高考人数2024年多少人(2020-2023历年历史+物理人数)
湖北高考人数2024年多少人(2020-2023历年历史+物理人数)
河北高考人数2024年多少人(2020-2023历年历史+物理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