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考理科排名40050-41050位次能上什么大学(2024)

更新:2024-09-09 16:13:24 新高考网

2024年云南高考排名40050-41050理科考生能上什么大学?有哪些值得报考的大学推荐?以下为2023年各院校专业在云南录取对应位次表,供2024年高考同位次考生志愿填报参考!

云南高考理科排名40050-41050位次能上什么大学(2024)

一、云南高考排名40050-41050名理科考生能上什么好的大学(2024参考)

2023年云南高考排名在40050-41050位次理科考生能上的好大学有:

1、省内:云南大学(乡村振兴专项预科)(位次40765)、云南民族大学(位次40765)、大理大学(医学类预科)(位次40268)。

2、省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预科)(位次40268)、海南大学(预科)(位次40268)、广东工业大学(位次40765)、承德医学院(位次40268)、锦州医科大学(位次40765)。

更多院校,详见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二、云南高考位次40050-41050理科考生可以上的大学名单(9所)

据2023年云南高考理科一分一段表得知:2023年云南高考位次在40050-41050名的理科考生,对应高考最低分数为497分,超出云南本一线12分,同分人数有552人。

2023年云南高考(理科)40050-41050位次大学专业一览表:

序号学校名称录取批次专业名称位次
1云南财经大学本一批物联网工程40765
2云南财经大学本一批智能科学与技术40268
3云南财经大学本一批商务英语40268
4云南民族大学本一批泰语40765
5云南民族大学本一批越南语40765
6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班)本一批泰语40268
7昆明理工大学本一批采矿工程40268
8昆明理工大学本一批宝石及材料工艺学40268
9大理大学(医学类)本一批少数民族预科班40268
10云南农业大学本一批动物医学40268
...............
78湖南工商大学本二批数字经济40765
79沈阳理工大学本二批测控技术与仪器40765
80沈阳理工大学本二批机器人工程40765
81山东建筑大学本二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0765
82西华大学本二批新能源汽车工程40765
83沈阳农业大学本一批园艺40268
84嘉兴学院本二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40765
85嘉兴学院本二批药学40268
86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本二批机电技术教育40268
87鲁东大学本二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0268
共93个大学专业,完整数据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三、云南高考位次40050-41050理科考生能上的大学简介

1、广东工业大学简介

广东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结合、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1958年开办本科教育,1995年由原广东工学院、广东机械学院和华南建设学院(东院)合并组建而成。2022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401—500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排名位列中国大陆高校第49—65名。

建设有2万多平方米的创新创业育人基地——“工大创谷”,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成为全省唯一荣获创新创业教育9项国家级荣誉的高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2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位列全国22位,广东省内第一。2013-2022年,学校连续五届捧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获特等奖4项;2012-2023年,学校连续六届夺得“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捧得四届“优胜杯”;第八届“互联网+”全国总决赛获2金7银3铜,创历史新高,金奖数位居广东省高校第二(省属高校第一)。全国电子设计大赛、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均获一等奖。学校男子篮球队获第24届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一级联赛全国总决赛亚军,连续三年获全国大超联赛总冠军;足球队获2018-2019CUFA全国大学生校园足球联赛大学男子校园组总冠军。近年来,学生在声乐、器乐和舞蹈集体项目上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及全国大学生素质教育艺术品牌金奖等50余项。创新创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是学校的“闪亮名片”。

2、云南民族大学简介

云南民族大学是一所培养各民族高级专业人才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创建于1951年8月1日,原名云南民族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2003年4月更名为云南民族大学,至今已走过70年历程。

70载春华秋实,未来,学校将持续注重内涵式发展,不断探索和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根植云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南亚,在国家“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努力朝着高水平民族大学、民族团结示范校、“三风”建设模范校踏实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