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考排名12050-13050位次能上什么大学(2024理科)

更新:2024-08-05 16:21:27 新高考网

2024年云南高考排名12050-13050理科考生能上什么大学?有哪些值得报考的大学推荐?以下为2023年各院校专业在云南录取对应位次表,供2024年高考同位次考生志愿填报参考!

云南高考排名12050-13050位次能上什么大学(2024理科)

一、云南高考排名12050-13050名理科考生能上什么好的大学(2024参考)

2023年云南高考排名在12050-13050位次理科考生能上的好大学有:

省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预科)(位次12334)、中央民族大学(中外合作)(位次12334)、中国海洋大学(预科)(位次12334)、安徽大学(位次1233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位次12582)。

更多院校,详见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二、云南高考位次12050-13050理科考生可以上的大学名单(7所)

据2023年云南高考理科一分一段表得知:2023年云南高考位次在12050-13050名的理科考生,对应高考最低分数为566分,超出云南本一线81分,同分人数有287人。

2023年云南高考(理科)12050-13050位次大学专业一览表:

序号学校名称录取批次专业名称位次
1云南大学本一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12334
2云南大学本一批经济学类12334
3云南大学本一批天文学12582
4昆明理工大学本一批通信工程12072
5昆明理工大学本一批自动化12848
6昆明医科大学本一批临床医学12334
7西南大学(中外合作办学)本一批自动化12582
8西南大学本一批生物科学12072
9西南大学本一批智能车辆工程12848
10中央民族大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本一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12334
...............
87天津工业大学本一批电子信息工程12582
88天津工业大学本一批网络空间安全12848
89三峡大学本一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2582
90上海政法学院本一批法学12072
91上海政法学院本一批法学12582
92东北电力大学本一批智能电网信息工程12072
93贵州大学本一批生物科学类12848
94贵州大学本一批电子信息类12334
95贵州大学本一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2334
96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本一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12582
共121个大学专业,完整数据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三、云南高考位次12050-13050理科考生能上的大学简介

1、中央民族大学简介

中央民族大学(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坐落于北京学府林立的海淀区,南邻国家图书馆,北依中关村科技园,校园环境典雅,古朴幽美,人文氛围浓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坐落于青龙湖畔的丰台校区于2021年9月正式启用,具有中式经典、山水校园风貌特点,彻底提升了“大文化”与“小空间”的匹配度,为中央民族大学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起点。

中央民族大学是党和国家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高级专门人才而创建的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高等学校。学校源于1941年成立的延安民族学院。新中国成立后,经中央政府批准,1951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央民族学院,乌兰夫任首任院长;1993年11月,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1999年、2004年学校先后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2002年,国家民委、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重点共建中央民族大学的协议》,加快了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步伐;2017年顺利进入“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行列。现任校党委书记张京泽、校长郭广生。

2、安徽大学简介

安徽大学(Anhui University)坐落于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江淮首郡、吴楚要冲”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学校是世界“双一流”和国家“211工程”建设首批入列高校,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安徽省属重点综合型大学。

1928年,安徽大学肇基于时为省会的安庆市,开启安徽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赓续襟江带淮崇教文化之菁华。几经易址,于1956年迁建合肥;数度更名,1958年9月16日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安徽大学”校名,这一天被定为校庆日。作为一所具有红色革命传统的高等学府,安徽大学办学近百年来,勇担民族复兴大任,执着“文化丕成、民族是昌”的办学理想,秉承“至诚至坚、博学笃行”校训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累计培养了38万余名优秀毕业生,是安徽省内毕业生人数最多、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高校,被誉为省属高校的“排头兵、领头雁”。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简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是教育部直属、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坚持“顶天”“立地”相结合的科技工作方针,瞄准国际科技前沿,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需要,积极开展面向农业生产实际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在农作物遗传育种与病虫害防治、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旱区农业高效用水、经济林果育种与栽培、畜禽良种繁育与健康养殖、农业生物技术、设施农业工程、葡萄与葡萄酒等研究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和优势。建校以来,学校累计获得各类科技成果6000余项,获奖成果1800余项。培育出了世界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优良小麦品种“碧蚂1号”,长期主导我国小麦品种换代的远缘杂交小麦良种“小偃6号”,以及我国自主培育和推广面积最大的优良苹果品种“秦冠”等重要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超过3000亿元。合校以来,学校牢记服务旱区可持续发展的国家使命,始终站在助推西部大开发、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前沿,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44项,主持完成省部级一等奖99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078件。研究的黄土高原苹果优质高效绿色生产的系列关键技术,支撑引领黄土高原成为世界公认、全国最大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构建的土壤侵蚀调控技术体系,攻克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这一世界难题,助推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移400公里,为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