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理工大学学费一年多少,学费是一年制还是一学期制?学费具体包括什么,是否包含住宿费、学杂费、书本费、生活费等,以下为新高考网志愿填报平台(快志愿)整理的长春理工大学2024年的学费明细:包含各专业学费收费标准、住宿费等,欢迎2025届新生参考!
长春理工大学学费一年多少钱(明细)
长春理工大学学费:最低4600元/年,最高55000元/年。如:翻译(本科)4600元/年、法学(本科)5280元/年、应用物理学(本科)5500元/年、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中外合作)55000元/年。详见如下:
1、各专业学费收费标准:
专业名称 | 批次 | 学费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本科 | 4800元/年 |
法学 | 本科 | 5280元/年 |
汉语言文学 | 本科 | 5060元/年 |
英语 | 本科 | 5060元/年 |
翻译 | 本科 | 4600元/年 |
网络与新媒体 | 本科 | 6820元/年 |
工商管理类 | 本科 | 4800元/年 |
日语 | 本科 | 4600元/年 |
朝鲜语 | 本科 | 4600元/年 |
预科班 | 本科 | 5000元/年 |
金融工程 | 本科 | 5280元/年 |
社会工作 | 本科 | 5280元/年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本科 | 4800元/年 |
数学类 | 本科 | 5000元/年 |
应用物理学 | 本科 | 5500元/年 |
应用化学 | 本科 | 5500元/年 |
应用统计学 | 本科 | 5000元/年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本科 | 5940元/年 |
机械电子工程 | 本科 | 5940元/年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本科 | 5940元/年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本科 | 5940元/年 |
测控技术与仪器 (中外合作办学)(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信息技术机械与光学大学合作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专业。专业类课程授课语言为英语,非英语语种考生不宜报考) | 本科 | 55000元/年 |
智能感知工程 | 本科 | 5400元/年 |
材料物理 | 本科 | 5400元/年 |
材料化学 | 本科 | 5940元/年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本科 | 5940元/年 |
功能材料 | 本科 | 5940元/年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本科 | 5400元/年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 | 5400元/年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 | 5940元/年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科 | 5940元/年 |
电子科学与技术 (中外合作办学)(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信息技术机械与光学大学合作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专业。专业类课程授课语言为英语,非英语语种考生不宜报考) | 本科 | 55000元/年 |
通信工程 | 本科 | 5940元/年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5940元/年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工学方向,授工学学位) | 本科 | 5940元/年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中外合作办学)(与英国西苏格兰大学合作办学,授工学学位。外方授课教师采用全英文授课,非英语语种考生不宜报考) | 本科 | 28000元/年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本科 | 5400元/年 |
自动化 | 本科 | 5940元/年 |
机器人工程 | 本科 | 5400元/年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 | 5940元/年 |
软件工程 | 本科 | 5940元/年 |
信息安全 | 本科 | 5400元/年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 | 5400元/年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本科 | 5400元/年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本科 | 5940元/年 |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 本科 | 5940元/年 |
信息对抗技术 | 本科 | 5940元/年 |
生物医学工程 | 本科 | 5940元/年 |
生物工程 | 本科 | 5940元/年 |
生物技术 | 本科 | 5500元/年 |
数据来自新高考网志愿填报平台:快志愿 |
2、住宿费标准:
长春理工大学住宿费收费定价由学校依据吉林省教委发布的收费标准自主确定,请以学校官方最新消息为准。
3、资助政策:
我校认真执行国家相关学生资助规定,被本校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后可按规定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岗位、特殊困难补助等。
长春理工大学简介
长春理工大学原名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办,是新中国第一所培养光学专门人才的高等院校。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具有鲜明光电特色和国防特色的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是吉林省、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长春市共建院校,享有“中国光学英才摇篮”的美誉。
追光而行,在强化特色中推进内涵发展。学校形成了以光电技术为特色,光、机、电、算、材相结合为优势,工、理、文、经、管、法、艺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构建了光机电一体化、系统完备的大光电学科体系,光、机、电、算、材主干学科均已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吉林省高校世界一流培育学科、4个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16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含自主设置二级学科),2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含自主设置二级学科),1种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1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8个本科专业;具有硕士研究生单独招生考试权和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推荐权。学校现有各类学生总数4744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834人、硕士研究生6082人、本科生18439人、留学生124人。学校现有教职工2257人,其中自主培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1人、国家级领军人才6人、国家级青年人才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5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4人;拥有国家级高端引智平台2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14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2个、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3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