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州大学全国最新排名第127位,位列广东省内排名第16名。
国内排在广州大学之前的高校是:中国药科大学(全国第126名),排在之后的是:广州医科大学(全国第128名);在广东省内位居广州大学之前的是:深圳技术大学(省内第15名),排在之后的是:广东医科大学(省内第17名)。
2024年“软科”、“校友会”、“武书连”、“Qs”、“U.S.News”等多家国内外高等教育评价机构发布了最新国内高校排行榜。广州大学属于什么档次,在全国排名第几名?以下为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整理的各大机构公布的详细数据,欢迎参考!
1. 广州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广州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98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98 | 广州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综合 | 省属,保研,省重点,研究生院 |
2023 | 97 | 广州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综合 | 省属,保研,省重点,研究生院 |
2022 | 91 | 广州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综合 | 省属,保研,省重点,研究生院 |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2. 广州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广州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117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117 | 广州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综合 | 省属,保研,省重点,研究生院 |
2023 | 134 | 广州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综合 | 省属,保研,省重点,研究生院 |
2022 | 145 | 广州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综合 | 省属,保研,省重点,研究生院 |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3. 广州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U.S.News版)
按USNews中国大学排行榜看,广州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56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3 | 56 | 广州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综合 | 省属,保研,省重点,研究生院 |
2022 | 57 | 广州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综合 | 省属,保研,省重点,研究生院 |
2021 | 60 | 广州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综合 | 省属,保研,省重点,研究生院 |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广州大学在广东省内排名仅次于深圳技术大学,排名第16位。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类型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15 | 深圳技术大学 | 理工 | 深圳市 | 公办 | |
16 | 广州大学 | 综合 | 广州市 | 省属,保研,省重点,研究生院 | 公办 |
17 | 广东医科大学 | 医药 | 湛江市 | 省重点 | 公办 |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双一流 | 否 | 主管单位 | 省政府 |
创建时间 | 1927年 | 博士点数量 | 一级:8,二级:0 |
硕士点数量 | 一级:35,二级:1 | 学校类型 | 综合类 |
所在城市 | 广州市 | 办学层次 | 省属,保研,省重点,研究生院 |
大学与城市共生共荣共成长。广州大学是以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广州”命名的综合性大学,于2000年合并组建,有着90多年的办学传统。学校紧紧抓住国家“双一流”建设、广东省和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机遇,坚持“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化与广州和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对接”(对接高质量发展、对接创新驱动、对接扩大开放),聚焦新工科、新文科、新师范建设,积极探索新医科发展,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通过培育与引进并举,基本形成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学术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工324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515人、专职教学科研人员2042人,专职教学科研人员中被聘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1263人,具有博士学位1500人。现有全职两院院士4人、特聘院士4人、双聘院士4人;外国和国际机构院士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国家重大人才项目特聘教授4人、青年学者2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8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1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10人、教学名师1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5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3人;“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团队1个;广东省各类高层次人才45人;广州市高层次人才(含广州市杰出专家、优秀专家、青年后备人才)329人。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本科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为人才培养目标,设立“文体艺语劳”五个公共素质教育中心,致力于培养具有广大底色的创新型人才。学校现有4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2个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含国家级),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覆盖率达100%。拥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现代化产业学院、1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5个省级教学团队;获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广大“金课”体系建设成效显著,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0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83门、省级系列精品课程73门,与世界高水平大学课程互联和学分互认课程200门。“三创营”众创空间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国家创新创业竞赛成绩位居广东高校乃至全国同类高校前列。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近3年,本科生平均初次就业率为90.9%。
相关拓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