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烟台大学全国最新排名第191位,位列山东省内大学排名第14名,为区域一流大学。
国内排在烟台大学之前的高校是:浙江财经大学(全国第191名),排在之后的是:南昌航空大学(全国第191名);在山东省内位居烟台大学之前的是:青岛农业大学(省内第13名),排在之后的是:青岛理工大学(省内第14名)。
2025年“软科”、“校友会”、“武书连”、“Qs”、“U.S.News”等多家国内外高等教育评价机构发布了最新国内高校排行榜。烟台大学属于什么档次,在全国排名第几名?以下为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整理的各大机构公布的详细数据,欢迎参考!
1. 烟台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烟台大学2025年全国排名第191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5 | 191 | 烟台大学 | 山东 烟台市 | 综合 | 区域一流大学 |
2024 | 190 | 烟台大学 | 山东 烟台市 | 综合 | 区域一流大学 |
2023 | 198 | 烟台大学 | 山东 烟台市 | 综合 | 区域一流大学 |
2. 烟台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烟台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190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
2024 | 190 | 烟台大学 | 山东 烟台市 | 综合 |
2023 | 214 | 烟台大学 | 山东 烟台市 | 综合 |
2022 | 204 | 烟台大学 | 山东 烟台市 | 综合 |
3. 烟台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US.News版)
按US.News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烟台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204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
2023 | 204 | 烟台大学 | 山东 烟台市 | 综合 |
2022 | 193 | 烟台大学 | 山东 烟台市 | 综合 |
烟台大学在山东省内高校排名仅次于青岛农业大学,排名第14位。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办学层次 | 所在地 | 性质 | 全国排名 |
---|---|---|---|---|---|
11 | 青岛科技大学 | 区域一流大学 | 青岛市 | 公办 | 150 |
12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济南市 | 公办 | 154 |
13 | 青岛农业大学 | 区域一流大学 | 青岛市 | 公办 | 181 |
14 | 烟台大学 | 区域一流大学 | 烟台市 | 公办 | 191 |
15 | 青岛理工大学 | 区域一流大学 | 青岛市 | 公办 | 202 |
16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区域一流大学 | 济南市 | 公办 | 202 |
17 | 曲阜师范大学 | 区域一流大学 | 济宁市 | 公办 | 209 |
注:省内排名由快志愿整理自校友会2025中国大学排名榜 |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双一流 | 否 | 主管单位 | 省政府 |
创建时间 | 1984年 | 博士点数量 | - |
硕士点数量 | 24 | 学校类型 | 公办 |
所在城市 | 山东 烟台市 | 办学层次 | 省重点 |
烟台大学建校于1984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同创建并持续支援建设。1985年正式招生,1998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12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资格,2020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项目博士后招收培养资格,是山东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山东省名校工程首批立项建设单位,2020年入选山东省“强特色”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行列。法学、药学学科入选山东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行列。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工程学、材料科学先后进入ESI全球前1%并稳定保持。
坚持立足烟台、服务山东、辐射全国,主动对接地方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构建“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生态。建有山东省省级大学科技园(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与烟台黄渤海新区共建高端科教园区(八角湾校区),与知名高新技术企业共建药学院、核装备与核工程学院、数字创新学院,校企合作案例入选全国“校企合作·双百计划”典型案例。主持研发的两款中枢神经系统领域新药相继在海内外上市,实现国产药在该治疗领域的重大创新突破。主持研发全球首个治疗帕金森病长效缓释微球制剂获批上市。获批山东省知识产权研究院、山东工业互联网创新研究院、烟台知识产权学院。作为主要单位共建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药物创新研究院环渤海药物高等研究院、山东苹果·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高水平平台。积极融入国家“黄河战略”和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与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共建蓝碳中心,联合沿黄九省区高校科研院所发起成立“黄河流域食物资源安全与国民健康科创联盟”。启动“奋进万亿新征程 推进政校企融合发展”暨“名企行”系列活动,开展“百名博士服务烟台”和“合作发展县域行”行动,发挥学校在城市发展中的“人才走廊”作用,连续多年获评“烟台发展突出贡献单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