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旅游学院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和世界排名分别是多少呢?
大学的发展是动态的,不同的年份榜单排名不同,那么2024年四川旅游学院最新软科排名第几呢?新高考网全国大学排名频道带你一起来看看软科(ARWU)提供的历年在国内国际排名数据情况:
2024四川旅游学院软科排名(国内)
按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四川旅游学院2024年全国排名第460位。
附:四川旅游学院历年软科排名变化一览表
年份 | 国内排名 | 世界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460 | - | 四川旅游学院 | 四川 成都市 | 综合 | 普通本科 |
2023 | 474 | - | 四川旅游学院 | 四川 成都市 | 综合 | 普通本科 |
2022 | 455 | - | 四川旅游学院 | 四川 成都市 | 综合 | 普通本科 |
2021 | 459 | - | 四川旅游学院 | 四川 成都市 | 综合 | 普通本科 |
2020 | 454 | - | 四川旅游学院 | 四川 成都市 | 综合 | 普通本科 |
查看更多排名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有些同学可能认为四川旅游学院软科排名不高,为什么这么低;也有些同学认为排名太高了,备受吐槽!因为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很难得到全部人的认可,我们在志愿填报择校时还是要多方了解,理性选择!
相关拓展:
软科排名简介
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ShanghaiRanking's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简称ARWU),其排名指标体系复杂,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相关指标所占权重高达44%+,科研能力相关指标所占权重约为37%+。
中国软科一直是在进行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的,从它背后的机构就可以看到——“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我们看到的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只不过是它全球大学排名的中国部分。
详见:软科排名是什么意思?软科排名有参考价值吗(新高考网)
四川旅游学院办学层次: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双一流 | 否 | 主管单位 | 四川省 |
创建时间 | 1985年 | 博士点数量 | 一级:0,二级:0 |
硕士点数量 | 一级:0,二级:0 | 学校类型 | 综合类 |
所在城市 | 成都市 | 办学层次 | 普通本科 |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四川旅游学院简介:
四川旅游学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国内第一所以“旅游”命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与四川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学校是全国100所“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高校、四川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四川省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高校。2018年学校被国务院侨办批准为“海外惠侨工程----中餐繁荣计划基地”。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明确“一主线四坚持”的办学思路,肩负“强旅报国”的历史使命,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传承中国优秀旅游、烹饪文化,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四川旅游学院是几本?一本还是二本)。
学校主校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红岭路459号,占地面积67.2万平方米(合1008亩)。学校将峨眉、青城、九寨、黄龙、岷山、岷江、乐山大佛、都江堰等风景名胜浓缩进校园,已建成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休闲美食文化园,形成校园在景区,景区在校园的独特格局,课堂与实景无缝对接,文化与旅游相得益彰。学校建有攀岩运动场、休闲运动综合训练馆、中国唐球练习场、沙滩排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游泳馆等休闲运动体育设施,建有能够满足各学科、专业教学科研需要的各级各类实验室,建成教学、科研、竞赛、双创、培训、观光、休闲、美食、健身“九位一体”的格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校训,激励着旅院师生知行合一,行稳致远;“坚毅笃行,精专创新”的学校精神,指引着一代代旅院人奋发向上,砥砺前行。
学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国际化办学。学校与法国、意大利等14个国家(地区)的29所高校(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学校是“中国——东盟旅游教育联盟”的发起单位和理事单位,参与东盟旅游教育合作;加入欧盟伊拉斯谟+高等教育能力提升项目可持续旅游人才,成为国内仅有的4所项目院校之一。长期与新加坡、阿联酋、卡塔尔、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合作,开展海外实习就业项目。学校与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及全省11个厅局、市州的25个地方政府及相关协会、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开展大量协同育人和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为地方(行业)制定标准14个,为省市政府制定旅游、川菜、户外运动等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16项,构建了全方位多元化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