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理工大学最新排名全国第9名(综合排名数据)。
排在北京理工大学前3位的分别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航空学院(综合排名:7)、香港中文大学(综合排名:7)、哈尔滨工业大学(综合排名:8),排在后3位的分别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综合排名:10)、同济大学(综合排名:11)、南开大学(综合排名:12)。
该排名数据来自“校友会”、“软科”、“QS”、“USNews”、“快志愿”等第三方机构发布的全国大学排行榜,仅供参考!
一:历年北京理工大学全国排名榜
1.北京理工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北京理工大学2022年、2023年在全国排名分别为第18位和第16位,而到了2024年,其排名提升至第14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14 |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 海淀区 | 理工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E9、国防七子、101计划 |
2023 | 16 |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 海淀区 | 理工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E9、国防七子、101计划 |
2022 | 18 |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 海淀区 | 理工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E9、国防七子、101计划 |
2021 | 19 |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 海淀区 | 理工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E9、国防七子、101计划 |
2020 | 20 |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 海淀区 | 理工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E9、国防七子、101计划 |
2.北京理工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看,北京理工大学2023年在全国排名为第25位,而到了2024年和2025年,其排名提升至第24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5 | 24 |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 海淀区 | 理工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2024 | 24 |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 海淀区 | 理工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2023 | 25 |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 海淀区 | 理工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2022 | 22 |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 海淀区 | 理工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2021 | 24 |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 海淀区 | 理工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3.北京理工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QS版)
按QS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北京理工大学2023年和2024年在全国排名都是第17位,而到了2025年,其排名提升至第16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5 | 16 |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 海淀区 | 理工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E9、国防七子、101计划 |
2024 | 17 |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 海淀区 | 理工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E9、国防七子、101计划 |
2023 | 17 |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 海淀区 | 理工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E9、国防七子、101计划 |
2022 | 18 |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 海淀区 | 理工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E9、国防七子、101计划 |
2021 | 33 |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 海淀区 | 理工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E9、国防七子、101计划 |
4.北京理工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USUews版)
按USNews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北京理工大学2021、2022年在全国排名分别为第33位和第30位,而到了2023年,其排名提升至第28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3 | 28 |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 海淀区 | 理工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E9、国防七子、101计划 |
2022 | 30 |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 海淀区 | 理工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E9、国防七子、101计划 |
2021 | 33 |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 海淀区 | 理工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E9、国防七子、101计划 |
二:北京理工大学简介
学校建筑总面积超300万平方米。设有22个专业学院、7个书院以及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等8个新型教研机构,设有29个基层党委、2个党总支、1个直属党支部。
以新机制创一流人才高地。学校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积极营造“引得来、立得稳、留得住、长得好”的良好人才生态。构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实施与国际接轨并具有学校特色的“预长专”教师聘用新模式,汇聚高端创新要素和智慧资源,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打造了以“师承效应”“头雁效应”“集聚效应”“倍增效应”为代表的人才培引新模式,有效推动以校引人、以业育人、以人聚人,人才队伍质量显著提升。
是否是985 | 是 | 是否是211 | 是 |
是否是双一流 | 是 | 主管单位 | 工信部 |
创建时间 | 1940年 | 博士点数量 | 33 |
硕士点数量 | 33 | 学校类型 | 理工类 |
所在城市 | 海淀区 | 办学层次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E9,国防七子,101计划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