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最新排名全国第318名(综合排名数据)。
排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前3位的分别是: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综合排名:316)、河南理工大学利莫瑞克国际学院(综合排名:316)、华北理工大学(综合排名:317),排在后3位的分别是安徽农业大学(综合排名:319)、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综合排名:319)、海军航空大学(综合排名:319)。
该排名数据来自“校友会”、“软科”、“QS”、“USNews”、“快志愿”等第三方机构发布的全国大学排行榜,仅供参考!
一:历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全国排名榜
1.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全国排名一览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2年、2023年在全国排名分别为第405位和第399位,而到了2024年,其排名下降至第412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412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 北京 海淀区 | 政法 | |
2023 | 399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 北京 海淀区 | 政法 | |
2022 | 405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 北京 海淀区 | 政法 |
2.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全国排名一览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看,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3年、2024年在全国排名分别为第359位和第364位,而到了2025年,其排名提升至第363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5 | 363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 北京 海淀区 | 政法 | 区域一流大学 |
2024 | 364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 北京 海淀区 | 政法 | 区域一流大学 |
2023 | 359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 北京 海淀区 | 政法 | 区域一流大学 |
2022 | 366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 北京 海淀区 | 政法 | 区域一流大学 |
2021 | 371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 北京 海淀区 | 政法 | 区域一流大学 |
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简介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的唯一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由全总和教育部共建。学校前身是1939年3月成立的延安工人学校。1939年6月,延安工人学校和陕北公学、安吴堡青训班、鲁迅艺术学院合并组成华北联合大学。1946年4月,从华北联合大学分离建校的晋察冀边区行政干部学校在张家口成立。1949年初,学校迁至天津,更名为华北职工干部学校。1949年9月,根据刘少奇同志的指示,更名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1984年,更名为中国工运学院,面向全国工会系统和社会开展成人学历教育。2003年,改制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2年,开展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2017年7月,《中华全国总工会教育部关于共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意见》正式印发。2018年,开始在香港地区招收研究生。2021年11月,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社会工作、新闻与传播、公共管理3个专业研究生招生、培养与学位授予工作。2022年1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印发《关于支持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建设特色一流大学的意见》,更加坚定了全校师生建设特色一流大学的信心,学校发展迈入新的历史阶段。2024年3月,获准加入“延河高校人才培养联盟”,秉承“延安根、延河魂”共同精神源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应有力量。
学校是全国工会干部培训的最高学府,年均培训工会干部6000余人次,同时举办高水平的继续教育。自1992年以来,学校坚持举办劳模本科教育,为大批共和国劳动英模、“大国工匠”提供深造机会和成长空间,共计培养劳模学生998名,其中全国劳动模范30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84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4人;担任全国人大代表36人,全国党代会代表26人;11人获中华技能大奖,7人所在团队被授予全国示范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双一流 | 否 | 主管单位 | 全国总工会 |
创建时间 | 1949年 | 博士点数量 | - |
硕士点数量 | 3 | 学校类型 | 政法类 |
所在城市 | 海淀区 | 办学层次 |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