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州大学最新排名全国第176名(综合排名数据)。
排在广州大学前3位的分别是:辽宁师范大学(综合排名:173)、大连交通大学(综合排名:174)、南京工业大学(综合排名:175),排在后3位的分别是广州医科大学(综合排名:177)、河北师范大学(综合排名:178)、空军预警学院(综合排名:178)。
该排名数据来自“校友会”、“软科”、“QS”、“USNews”、“快志愿”等第三方机构发布的全国大学排行榜,仅供参考!
一:历年广州大学全国排名榜
1.广州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广州大学2022年、2023年在全国排名分别为第91位和第97位,而到了2024年,其排名下降至第98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98 | 广州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综合 | 省属、保研、省重点、研究生院、101计划 |
2023 | 97 | 广州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综合 | 省属、保研、省重点、研究生院、101计划 |
2022 | 91 | 广州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综合 | 省属、保研、省重点、研究生院、101计划 |
2021 | 99 | 广州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综合 | 省属、保研、省重点、研究生院、101计划 |
2020 | 100 | 广州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综合 | 省属、保研、省重点、研究生院、101计划 |
2.广州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看,广州大学2023年、2024年在全国排名分别为第134位和第117位,而到了2025年,其排名下降至第119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5 | 119 | 广州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综合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2024 | 117 | 广州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综合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2023 | 134 | 广州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综合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2022 | 145 | 广州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综合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2021 | 142 | 广州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综合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3.广州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USUews版)
按USNews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广州大学2021、2022年在全国排名分别为第60位和第57位,而到了2023年,其排名提升至第56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3 | 56 | 广州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综合 | 省属、保研、省重点、研究生院、101计划 |
2022 | 57 | 广州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综合 | 省属、保研、省重点、研究生院、101计划 |
2021 | 60 | 广州大学 | 广东 广州市 | 综合 | 省属、保研、省重点、研究生院、101计划 |
二:广州大学简介
大学与城市共生共荣共成长。广州大学是以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广州”命名的综合性大学,于2000年合并组建,有着90多年的办学传统。学校紧紧抓住国家“双一流”建设、广东省和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机遇,坚持“四个面向”,深化与广州和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对接”,聚焦新工科、新文科、新师范建设,积极探索新医科和新农科发展,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坚持科技创新战略,面向产业和经济社会主战场,强化科研创新能力建设,重点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安全+智慧运维创新枢纽”“网络空间信息+智能应用技术创新枢纽”等2个创新枢纽,新材料新装备新制造交叉创新等5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设立黄埔研究院/研究生院、荔湾研究院/研究生院。现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含培育基地)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83个。在城市基础设施减振防灾与安全、网络空间先进技术、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智能制造、智能装备、智慧交通、天体物理、分析科学技术、环境工程、清洁能源材料、应用数学、生物计算、分子遗传与进化、基因编辑、地理科学、岭南文化艺术、区域发展等领域组建了一批高水平科研团队。近3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分别位列全国高校30位和80位左右;连续获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与课题共48项。2016年以来,共申请国际、国内专利6672项,授权专利3526项,连续荣获广州市专利大户荣誉称号。论文质量稳步提升,发表在《Science》《Nature》等期刊上的论文数不断增加。近5年,学校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和社科奖励131余项。获批广东省大学科技园,不断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内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双创”科技成果在大湾区转化。2016年以来,学校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251项。减震防灾、声像灯光、网络安全和水环境技术等一批创新成果在广州塔、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工程和冬奥会、亚运会等重大活动中得到充分应用。咨政建言作用日益凸显,一批研究报告得到采纳应用。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双一流 | 否 | 主管单位 | 省政府 |
创建时间 | 1927年 | 博士点数量 | 8 |
硕士点数量 | 33 | 学校类型 | 综合类 |
所在城市 | 广州市 | 办学层次 | 省属,保研,省重点,研究生院,101计划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