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师范类大学排名2025最新排名榜

更新:2025-02-27 10:04:53 新高考网

广东师范类大学有哪些?排名怎么样?

广东师范类大学一共10所,其中广东最好的师范类大学排名依次是: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排名第1)、华南师范大学(排名第2)、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排名第3)、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排名第4)、岭南师范学院(排名第5)。

广东师范类大学排名2025最新排名榜

以下为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新高考网)将这些院校在本省(广东省)的最低录取分进行排序,得出的广东师范类大学排行榜,供2025年考生参考!

1、广东师范类一本二本院校排名榜一览表(附2024物理类录取分数线)

排名学校名称类型2024最低分级别性质办学层次
1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师范620本科公办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
2华南师范大学师范613本科公办211,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3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师范557本科公办省属,研究生院
4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师范542本科公办省属
5岭南师范学院师范530本科公办省属
6韩山师范学院师范523本科公办省属

2、广东师范类大专院校排名榜一览表(附2024物理类录取分数线)

排名学校名称类型2024最低分级别性质办学层次
1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师范470专科公办省属
2广东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师范394专科公办
3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师范358专科公办省属
4广东汕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师范335专科公办

广东师范类大学简介:

1.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北京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学校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8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设校,1912年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1931年、1952年北平女子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先后并入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由北京校区、珠海校区两个校区(含五个校园)组成。北京校区现有全日制本科生9643人,全日制研究生13000人,非全日制研究生4742人;珠海校区于2019年4月由教育部正式批准建设,现有全日制本科生6318人,全日制研究生2935人,非全日制研究生1133人。学校设3个学部、28个学院、2个系、9个研究院(中心)、5个书院。馆藏印本文献559万余册,电子图书924万余册。

2.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广东省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及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现有“三校区四校园”,包括广州校区石牌校园、大学城校园,佛山校区南海校园和汕尾校区滨海校园,总占地面积5328亩。学校设4个学部、38个学院、11个研究院(中心)。

教师教育特色彰显。师范生培养覆盖普通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全领域,学前、小学、中学全学段,本、硕、博全层次,师范生规模和比例均居全国师范大学前列。作为基础教育的“工作母机”,学校致力于提升广东教师队伍质量,打造南方教育高端智库,服务广东教育综合改革,建设优质附校资源,辐射影响全国基础教育发展。学校是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组团牵头单位、教育部“国培计划”海外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和“双名”(名师名校长)领航基地、示范性项目和教师远程培训机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广东省基础教育“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执行办公室及培养基地、广东省“双百行动”乡村公共服务联盟盟主单位。获新一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5项(含附中、附幼4项),以华师为第一牵头单位的基础教育类获奖数居全国师范大学首位。学校在服务港澳教育发展方面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先发优势,是香港教育局指定的内地唯一香港教师研修及交流基地,培养培训的澳门中小学和幼儿园师资占教师总数七成以上。

3.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服务产业,引领职教,构建“技术+师范”发展新格局

科学研究。学校拥有一批实力较强的科研平台,入选国家民委研究基地1个(中华民族共同体华南及粤港澳大湾区研究基地),建有1个科技部协同创新平台(粤港制造云服务国际合作基地),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知识产权大数据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智库(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民族发展研究中心、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8个省级研究基地、5个广东省人文社科普及基地、1个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13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际合作基地,5个广州市重点实验室、3个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含共建),3个广州市社科普及基地(含共建),12个广东省教育厅科研平台、12个广东省教育厅科研团队。此外,学校还与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共建了顺德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与河源市人民政府共建了河源市广师大研究院。近三年,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和国家社科基金共58项(自然科学37项,人文社科21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11项,其中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教育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广东省技术发明奖1项,第九届广东杰出发明人奖1项,广东省人文社科成果奖2项。

猜你喜欢:

广东的大学排名一览表(2025最新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