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排名多少位 全国第几(2025最新)

更新:2025-01-24 14:06:02 新高考网

2025年西北工业大学全国最新排名第23位,位列陕西省内大学排名第2名,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国内排在西北工业大学之前的高校是:天津大学(全国第22名),排在之后的是:北京理工大学(全国第24名);在陕西省内位居西北工业大学之前的是:西安交通大学(省内第1名),排在之后的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省内第2名)。

西北工业大学排名多少位 全国第几(2025最新)

2025年“软科”、“校友会”、“武书连”、“Qs”、“U.S.News”等多家国内外高等教育评价机构发布了最新国内高校排行榜。西北工业大学属于什么档次,在全国排名第几名?以下为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整理的各大机构公布的详细数据,欢迎参考!

一:历年西北工业大学全国排行榜(近三年)

1. 西北工业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西北工业大学2025年全国排名第23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
202523西北工业大学陕西 西安市理工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02422西北工业大学陕西 西安市理工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02323西北工业大学陕西 西安市理工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 西北工业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西北工业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23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
202423西北工业大学陕西 西安市理工
202325西北工业大学陕西 西安市理工
202224西北工业大学陕西 西安市理工

3. 西北工业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QS版)

按QS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西北工业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38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
202438西北工业大学陕西 西安市理工
202332西北工业大学陕西 西安市理工
202231西北工业大学陕西 西安市理工

4. 西北工业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US.News版)

按US.News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西北工业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33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
202333西北工业大学陕西 西安市理工
202237西北工业大学陕西 西安市理工

二:西北工业大学省内排名一览表(2025)

西北工业大学在陕西省内高校排名仅次于西安交通大学,排名第2位。

省内排名院校名称办学层次所在地性质全国排名
1西安交通大学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西安市公办15
2西北工业大学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西安市公办23
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一流大学 西安市公办43
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一流大学 咸阳市公办54
5西北大学中国一流大学 西安市公办69
注:省内排名由快志愿整理自校友会2025中国大学排名榜

三:西北工业大学简介

是否是985是否是211
是否是双一流主管单位工信部
创建时间1938年博士点数量29
硕士点数量39学校类型公办
所在城市陕西 西安市办学层次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E9、国防七子、101计划

学校办学资源富集,学科特色鲜明。现有学生37000余名,教职工4100余人,占地面积310余万平方米,设有航空、航天、航海和国际教育学院、教育实验学院、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等25个学院和1个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拥有72个本科专业,3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3个学科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数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临床医学、环境学/生态学和农业科学11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其中,材料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3个学科进入前1‰,形成了以三航(航空、航天、航海)学科群为引领,3M(材料、机械、力学)学科群、3C(计算机、通信、控制)学科群、理科学科群、人文社科学科群和交叉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为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坚持内培外引,师资力量雄厚。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建设适应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与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健全有利于人才发展和创新的评价体系。完善青年人才全链条培养制度,实施“翱翔人才计划”,构建特色化阶梯式人才培育体系,持续提升青年教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能力。实施“翱翔团队计划”,通过个性化、有针对性的精准支持,促进团队“培育大人才、构建大平台、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设立人才特区,聘请全球优秀学者,开展前沿研究,促进学科交叉融合。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千方百计帮助教师成功,打造优质基础教育,提升人才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学校汇聚了一支由360余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为骨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包括全时两院院士1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0人,国家级领军人才169人,国家级青年人才185人,以及一大批行业领域专家、型号总师等国家级专家。现有国家级创新团队33个。2023年度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8人次。

相关推荐:

陕西实力最强的二本大学排名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