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华东师范大学全国最新排名第25位,位列上海市内大学排名第4名,为世界高水平大学。
国内排在华东师范大学之前的高校是:华南理工大学(全国第25名),排在之后的是:吉林大学(全国第26名);在上海市内位居华东师范大学之前的是:同济大学(省内第3名),排在之后的是:上海科技大学(省内第4名)。
2025年“软科”、“校友会”、“武书连”、“Qs”、“U.S.News”等多家国内外高等教育评价机构发布了最新国内高校排行榜。华东师范大学属于什么档次,在全国排名第几名?以下为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整理的各大机构公布的详细数据,欢迎参考!
1. 华东师范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华东师范大学2025年全国排名第25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5 | 25 | 华东师范大学 | 上海 普陀区 | 综合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2024 | 24 | 华东师范大学 | 上海 普陀区 | 综合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2023 | 25 | 华东师范大学 | 上海 普陀区 | 综合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2. 华东师范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华东师范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29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
2024 | 29 | 华东师范大学 | 上海 普陀区 | 综合 |
2023 | 31 | 华东师范大学 | 上海 普陀区 | 综合 |
2022 | 28 | 华东师范大学 | 上海 普陀区 | 综合 |
3. 华东师范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QS版)
按QS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华东师范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31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
2024 | 31 | 华东师范大学 | 上海 普陀区 | 综合 |
2023 | 30 | 华东师范大学 | 上海 普陀区 | 综合 |
2022 | 30 | 华东师范大学 | 上海 普陀区 | 综合 |
4. 华东师范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US.News版)
按US.News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华东师范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31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
2023 | 31 | 华东师范大学 | 上海 普陀区 | 综合 |
2022 | 31 | 华东师范大学 | 上海 普陀区 | 综合 |
华东师范大学在上海市内高校排名仅次于同济大学,排名第4位。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办学层次 | 所在地 | 性质 | 全国排名 |
---|---|---|---|---|---|
1 | 复旦大学 | 世界一流大学 | 杨浦区 | 公办 | 4 |
2 | 上海交通大学 | 世界一流大学 | 闵行区 | 公办 | 6 |
3 | 同济大学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杨浦区 | 公办 | 17 |
4 | 华东师范大学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普陀区 | 公办 | 25 |
5 | 上海科技大学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浦东新区 | 公办 | 26 |
6 | 华东理工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徐汇区 | 公办 | 40 |
7 | 上海财经大学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杨浦区 | 公办 | 52 |
注:省内排名由快志愿整理自校友会2025中国大学排名榜 |
是否是985 | 是 | 是否是211 | 是 |
是否是双一流 | 是 | 主管单位 | 教育部 |
创建时间 | 1951年 | 博士点数量 | 36 |
硕士点数量 | 37 | 学校类型 | 公办 |
所在城市 | 上海 普陀区 | 办学层次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
立德树人,攀高行远。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学校始终秉承“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这一崇高大学理想,恪守“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精神,全面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决策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按照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确定的建设目标路径,锚定卓越航标,践行“育人、文明、发展”使命,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以推动更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推进“三大卓越工程”(卓越育人工程、卓越学术工程、卓越服务工程)为重点,以“五个一流行动计划”(一流学科生态构筑计划、一流人才队伍引育计划、一流对外开放提质计划、一流治理能力提升计划、一流保障服务支撑计划)为支撑,构建卓越育人、卓越学术、卓越服务融通共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引领育人创新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建教育强国”和“以教育强国”的光荣事业做出持续性贡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历史性贡献!
学校目前设有4个学部、33个学院(系),包括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内的22个校管科研平台,另设有3个书院。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本科专业总数85个,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经济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医学等11大学科门类。拥有教育学、生态学、统计学3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6个上海市高峰学科(I类:教育学、世界史,II类:地理学、统计学,IV类:岛屿大气与生态、智能教育),第五轮学科评估中40%参评学科获评A类学科。在历年评选中还曾获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2个上海市重点学科和17个上海市一流学科(A类4个,B类13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