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东北大学软科排名多少(软科排名第几)

更新:2024-06-01 11:34:47 新高考网

东北大学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和世界排名分别是多少呢?

【快志愿】2024东北大学软科排名多少(软科排名第几)

大学的发展是动态的,不同的年份榜单排名不同,那么2024年东北大学最新软科排名第几呢?新高考网全国大学排名频道带你一起来看看软科(ARWU)提供的历年在国内国际排名数据情况:

2024东北大学软科排名(国内+世界)

1、按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东北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39位;

2、按照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东北大学2022年世界排名第301-400位。

软科点评:自动冶金传统强项,软件学科异军突起。

附:东北大学历年软科排名变化一览表

年份国内排名世界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
202439-东北大学辽宁 沈阳市理工普通本科 211 985 双一流
202338-东北大学辽宁 沈阳市理工普通本科 211 985 双一流
202239301-400东北大学辽宁 沈阳市理工普通本科 211 985 双一流
202136301-400东北大学辽宁 沈阳市理工普通本科 211 985 双一流
202037301-400东北大学辽宁 沈阳市理工普通本科 211 985 双一流
查看更多排名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有些同学可能认为东北大学软科排名不高,为什么这么低;也有些同学认为排名太高了,备受吐槽!因为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很难得到全部人的认可,我们在志愿填报择校时还是要多方了解,理性选择!

相关拓展:

东北大学排名全国第几名(2022-2024最新)

2023东北大学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在各省录取最低分」

东北大学怎么样好不好(口碑_全国排名)

软科排名简介

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ShanghaiRanking's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简称ARWU),其排名指标体系复杂,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相关指标所占权重高达44%+,科研能力相关指标所占权重约为37%+。

中国软科一直是在进行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的,从它背后的机构就可以看到——“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我们看到的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只不过是它全球大学排名的中国部分。

详见:软科排名是什么意思?软科排名有参考价值吗(新高考网)

东北大学办学层次:

是否是985是否是211
是否是双一流主管单位教育部
创建时间1923年博士点数量一级:24,二级:121
硕士点数量一级:36,二级:183学校类型理工类
所在城市沈阳市办学层次普通本科,985,211,双一流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东北大学简介:

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26日,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1928年8月至1937年1月,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兼任校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被迫流亡办学,1949年3月,在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理学院(部分)的基础上成立沈阳工学院。1950年8月,定名为东北工学院,1993年3月,复名为东北大学,1997年1月原沈阳黄金学院并入东北大学,1998年9月划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学校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17年9月,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在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中,东北大学始终坚持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同向同行,形成了“自强不息、知行合一”校训精神和“实干、报国、创新、卓越”东大文化。历史上,东北大学师生曾是“一二·九”运动的主力和先锋,在建设时期,学校先后研发出国内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第一台国产CT、第一块超级钢以及钒钛磁铁矿冶炼新技术、钢铁工业节能理论和技术、控轧控冷技术、混合智能优化控制技术等一大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兴办了第一个大学科学园,在技术创新、转移和产学研合作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东北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几本大学】)。

东北大学坐落在东北中心城市辽宁省沈阳市,在河北省秦皇岛市设有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学校占地总面积26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3.7万平方米。学校现有教职工4490人,其中专任教师2857人。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海外院士4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125人,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5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0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4个。学校设有100多个研究机构,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基地11个。设有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4个。

面向未来,东北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遵循“教育英才”的办学宗旨,围绕办学目标和定位,坚定地走“创新型、特色化、开放式”发展道路,为建成“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起引领作用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