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体育大学王牌优势专业排名2025

更新:2024-12-19 09:54:49 新高考网

上海体育大学是一所双一流、省重点、保研大学,学校办学实力强,校园环境优美,学校共开设9个学院,27个本科专业,那么上海体育大学王牌专业有哪些,排名怎么样?学什么专业好?

上海体育大学王牌优势专业排名2025

一:上海体育大学王牌专业名单(最新)

1、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

2、上海市级特色专业1个:运动训练。

3、学科评估(第四轮):A+(体育学)。

4、双一流建设学科:体育学。

这些都是上海体育大学优势特色专业,是本校排名最好的专业,也是志愿填报热门选择的专业,就业率高,薪资待遇前景都不错!以下为新高考网整理的上海体育大学专业排名榜,欢迎参考!

二:上海体育大学专业排名一览表(校友会版)

上海体育大学王牌专业排名(研究型):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全国第1名)、运动训练(全国第2名)、运动康复(全国第2名)、体育经济与管理(全国第2名)、运动人体科学(全国第2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全国第12名)、康复治疗学(全国第17名)、应用心理学(全国第28名)、体育教育(全国第48名)、艺术教育(全国第8名)。

专业档次全国排名专业名称星级排名办学层次
A++1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6★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A+2运动训练6★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A+2运动康复5★中国一流专业
A+2体育经济与管理5★中国一流专业
A+2运动人体科学5★中国一流专业
A12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4★中国高水平专业
B++17康复治疗学4★中国高水平专业
B++28应用心理学4★中国高水平专业
B++48体育教育4★中国高水平专业
B+8艺术教育3★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9休闲体育3★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19舞蹈编导3★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26播音与主持艺术3★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57公共事业管理3★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109新闻学3★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253英语3★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三:上海体育大学王牌专业简介

1.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主要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以及传统体育养生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接受武术、摔跤、射箭、散打、太极等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训练,在武术馆、武术学校进行武术教学与指导,亦或在相关部门进行民族传统体育的推广、管理等。

2.运动人体科学

运动人体科学将理论与运动实践相结合,主要研究体育运动与人的机体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涉及运动学、生物学、养生学、医学等学科,在运动训练基地、运动保健康复中心等进行运动健身与营养指导、运动员身体机能诊断与评价、运动损伤康复治疗以及保健推拿等。

3.体育教育

体育教育即狭义的体育,俗称“小体育”。它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通过身体活动和其他一些辅助性手段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

4.运动训练

运动训练以竞技体育为核心,主要研究运动技术学、运动人体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接受身体机能、技能技术、策略战术、心理和智力等方面的训练,了解体育竞赛的比赛规则、方针、政策和法规,进行体育竞赛运动员的训练和管理,以及体育赛事的裁决判定等。

四:上海体育大学简介

上海体育大学创建于1952年,原名华东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上海体育学院,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体育高等学府。学校原为国家体委直属高校,2001年起,由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2017年以来,入选国家“双一流”和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序列。2023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体育大学。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着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构“五育并举”育人格局。坚持探索人才培养、学术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对外开放发展的体育特色创新发展路径,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大学。坚持特色性应用研究型办学定位,秉持“身心一统,兼蓄竞攀”校训,承载“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弘扬体育文化”的光荣使命,践行“为了师生终身发展”的根本理念和“身心一统、德技相长、文理兼修、服务社会”的办学思想。

学校积极推动“体教融合”人才培养创新。率先建成世界唯一的专门以乒乓球为专业的高等教育机构——中国乒乓球学院,并被国际乒联认定为最高学院级附属培训基地。与国际手联和国际田联分别共建国际手球学院和国际田联特训认证中心;与中国篮协、中国田协、中国羽协、中国体操协会和中国铁人三项协会分别共建中国篮球学院、马拉松学院、羽毛球学院、体操学院和铁人三项学院,是中长跑项目“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有国家级和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各1个。大力培养体育特色创新创业人才,是首个荣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全国金奖和全国唯一“乡村振兴奖”的体育类高校,并在主赛道实现同类高校零的突破获得全国银奖。设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蕴瑞学苑”。学校和上海绿地申花足球俱乐部共建绿地申花上体女子足球队。历年来培养了一批国际知名教练员,如施之皓、孙海平、陈忠和、王跃舫、孙荔安、沈富麟、马良行等。

相关推荐:

上海体育大学全国排名(2025-2022最新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