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科技学院是一所省属大学,学校办学实力强,校园环境优美,学校共开设10个学院,33个本科专业,那么防灾科技学院王牌专业有哪些,排名怎么样?学什么专业好?
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地球物理学(地震监测预测方向)、勘查技术与工程(应用地球物理)。
这些都是防灾科技学院优势特色专业,是本校排名最好的专业,也是志愿填报热门选择的专业,就业率高,薪资待遇前景都不错!以下为新高考网整理的防灾科技学院专业排名榜,欢迎参考!
防灾科技学院王牌专业排名(应用型):勘查技术与工程(全国第1名)、地质学(全国第1名)、网络工程(全国第1名)、地质工程(全国第1名)、测控技术与仪器(全国第1名)、地球物理学(全国第1名)、应急管理(全国第1名)、公共事业管理(全国第7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全国第48名)、土木工程(全国第49名)。
专业档次 |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星级排名 | 办学层次 |
---|---|---|---|---|
A++ | 1 | 勘查技术与工程 | 6★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1 | 地质学 | 6★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1 | 网络工程 | 6★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1 | 地质工程 | 6★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1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6★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1 | 地球物理学 | 6★ |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
A++ | 1 | 应急管理 | 5★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7 | 公共事业管理 | 5★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48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5★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49 | 土木工程 | 5★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1 | 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A++ | 1 | 应急技术与管理 | 4★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A++ | 1 |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A+ | 3 | 资源勘查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A | 4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11 | 水利水电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18 | 测绘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35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4★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105 | 会计学 | 4★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24 | 投资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B+ | 28 | 地理科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B+ | 47 | 应用心理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B++ | 60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B+ | 79 | 金融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B+ | 96 | 工程管理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B+ | 106 | 工商管理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B+ | 130 | 通信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B+ | 139 | 物联网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1.地球物理学(地震监测预测方向)
地球物理学是地球科学的主要学科之一,是通过定量的物理方法研究地球以及寻找地球内部矿藏资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范围包括地球的地壳、地幔、地核和大气层。地球物理学的很多问题与天文学的相似,因为研究对象很少能直接观察,结论应当说主要是根据物理测量的数学解释而得出的。用地球物理技术来进行的研究,证明在为支持板块构造学理论提供证据方面是极其有用的。
2.勘查技术与工程(应用地球物理)
勘查技术与工程主要研究基础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工程地质学、地质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地质勘查和地质工程问题的解决处理等。
学校立足防灾减灾行业,面向应急管理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体,硕士研究生教育、成人学历教育、行业培训等多层次、多类型并存的现代办学体系。学校构建了涵盖自然灾害成因机理、发生发展、防灾减灾措施、应急救援处置、灾后恢复重建等全过程、一体化的学科体系和科研平台体系。
学校着力开辟凝练了地震前兆背景场、岩土工程抗震、城市防震减灾规划、城市震害预测、地震地质灾害、地震观测信息处理、地震前兆观测仪器、灾害风险与应急管理等8个特色研究方向,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防灾减灾科研体系。学校承担了防震减灾规划编制项目等行业技术服务、社会服务项目200多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公共效益。学校深度参与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九寨沟地震、松原地震、长宁地震等重大灾害的现场救援、科学考察、灾害损失评估以及中小学房屋破坏情况考察工作。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期间,学校向中央提出了“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议”被教育部等有关部委采纳,随后,一场声势浩大的“校安工程”在全国铺开,极大提高了全国校舍地震安全保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