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是一所211、双一流、国家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大学,学校办学实力强,校园环境优美,学校共开设18个学院,67个本科专业,那么中国矿业大学王牌专业有哪些,排名怎么样?学什么专业好?
1、国家级特色专业21个:矿物加工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程力学、机械工程、安全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工程、资源勘查工程、能源化学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测绘工程、环境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材料方向)、会计学、采矿工程、地质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信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工方向)。
2、江苏省级特色专业10个:金融学、交通运输、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统计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德语、法语、音乐学。
3、省重点、培育专业专业23个: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测绘工程、能源化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地理信息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类、安全工程、消防工程、人力资源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工程力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地质工程。
4、学科评估(第四轮):A+(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A-(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B+(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B(数学、力学、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B-(马克思主义理论、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C+(外国语言文学、地质学)、C(应用经济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城乡规划学)、C-(物理学、化学、软件工程)。
5、双一流建设学科: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
这些都是中国矿业大学优势特色专业,是本校排名最好的专业,也是志愿填报热门选择的专业,就业率高,薪资待遇前景都不错!以下为新高考网整理的中国矿业大学专业排名榜,欢迎参考!
中国矿业大学王牌专业排名(研究型):采矿工程(全国第1名)、矿物加工工程(全国第1名)、安全工程(全国第1名)、地质工程(全国第2名)、机械工程(全国第6名)、消防工程(全国第2名)、测绘工程(全国第5名)、工程力学(全国第11名)、材料科学与工程(全国第20名)、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全国第11名)。
专业档次 |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星级排名 | 办学层次 |
---|---|---|---|---|
A++ | 1 | 采矿工程 | 8★ | 世界一流专业 |
A++ | 1 | 矿物加工工程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1 | 安全工程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2 | 地质工程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6 | 机械工程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2 | 消防工程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5 | 测绘工程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1 | 工程力学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0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B++ | 11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6 | 地理信息科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16 | 人力资源管理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6 | 信息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20 | 工程管理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1 | 资源勘查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2 | 应用物理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4 | 建筑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5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8 | 工业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0 | 环境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1 | 环境科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1 | 信息安全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4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5 | 应用化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8 | 电子信息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0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1 | 自动化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3 | 会计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5 | 电子商务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7 | 土木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54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56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59 | 市场营销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6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66 | 行政管理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90 | 思想政治教育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31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36 | 英语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2 | 石油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6 | 地球物理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7 | 能源化学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33 | 土地资源管理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36 | 运动训练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36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37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37 | 交通运输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50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62 | 生物医学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84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85 | 工业设计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93 | 生物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05 | 环境设计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14 | 旅游管理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43 | 金融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1.矿物加工工程
矿物加工工程是研究矿物分离的一门应用技术学科,其学科目的是将有用矿物和脉石(无用)矿物分离,例如:将铁、铜、铅、锌矿石中含有石英等脉石矿物,通过重选、磁选和浮选等方法,将品位较低的原矿富集为人造富矿,为进行下一步的冶炼工作(冶炼过程属于冶金工程专业)工作做准备。
2.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专业,是大学的一种自然学科。专门培养掌握各类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道路、隧道、桥梁建筑、水电站、港口及近海结构与设施。所谓的土木工程,是指一切和水、土、文化有关的基础建设的计划、建造和维修。一般的土木工作项目包括:道路、水务、渠务、防洪工程及交通等。从狭义定义上来说,土木工程也就是民用工程,即建筑工程(或称结构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岩土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铁路工程等这个小范围。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在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属于工学中的电气类。专业目录调整后,以前电气信息类中的部分专业合并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这一专业所涉及的范围较广,不同的大学在课程设置上都会有各自的侧重点,传统的电气工程专业主要培养的是在电能的发、送、配、用四个阶段的设计、安装和维护人才。简单的来说,就是培养电气工程师的专业。如发电机的维护、变压器的安装检测、输电线路的设计、安装后的调试,这些都是电气工程师的工作内容。
4.工程力学
工程力学涉及众多的力学学科分支与广泛的工程技术领域,是一门理论性较强、与工程技术联系极为密切的技术基础学科,工程力学的定理、定律和结论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工程技术中,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其最基础的部分包括“静力学” 和“材料力学” 。研究领域包括实验力学,结构检验,结构试验分析。模型试验分部分模型和整体模型试验。结构的现场测试包括结构构件的试验及整体结构的试验。实验研究是验证和发展理论分析和计算方法的主要手段。
5.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专业是以有关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验,研究和解决在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用和修理各种机械中的全部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
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是教育部、应急管理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先后进入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学校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的高校之一,设有国家批准的研究生院。学校现坐落于素有“五省通衢”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徐州市,有文昌和南湖两个校园,占地42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56万平方米,馆藏图书文献2000多万册(件)。学校现有2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江苏省优势学科、7个江苏省重点学科;1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学校设23个学院,73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3600余人,各类博士、硕士研究生13300余人,留学生680余人,继续教育学生10000余人;有教职工3450余人;有8个国家级科研平台,47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另设有1个独立学院徐海学院。
伴随着历史的风雨,历经时代的沧桑,中国矿业大学与中国工业化进程同步发展,与人民共和国一起成长,学校的发展史是与国家同向共进、与行业休戚与共、与地方同频共振的一部奋斗史。115年来,历经14次搬迁、12次易名,历经艰辛,颠沛流离,却依然薪火相传,弦歌不辍,形成了“自强不息、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矿大精神。在旧中国,学校把“教育英才,备物质建设之先锋;从事研究,求吾国学术之独立”作为历史责任。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把“开发矿业、开采光明、建设祖国、造福人类”作为神圣使命。经过一代又一代矿大人的努力奋斗,铸就了中国煤炭高等教育的一流品牌和独特的精神文化品格,形成了“崇德尚学”的校训,“学而优则用、学而优则创”的办学理念,“好学力行、求是创新”的校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