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服装学院是一所保研、研究生院大学,学校办学实力强,校园环境优美,学校共开设7个学院,26个本科专业,那么北京服装学院王牌专业有哪些,排名怎么样?学什么专业好?
1、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轻化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
2、北京市级特色专业9个:轻化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表演、工业设计。
3、学科评估(第四轮):B+(设计学)、B-(美术学)、C+(艺术学理论)。
这些都是北京服装学院优势特色专业,是本校排名最好的专业,也是志愿填报热门选择的专业,就业率高,薪资待遇前景都不错!以下为新高考网整理的北京服装学院专业排名榜,欢迎参考!
北京服装学院王牌专业排名(研究型):服装与服饰设计(全国第1名)、服装设计与工程(全国第2名)、数字媒体艺术(全国第2名)、艺术设计学(全国第10名)、轻化工程(全国第13名)、艺术与科技(全国第4名)、公共艺术(全国第4名)、环境设计(全国第9名)、产品设计(全国第10名)、中国画(全国第12名)。
专业档次 |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星级排名 | 办学层次 |
---|---|---|---|---|
A++ | 1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2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 | 数字媒体艺术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0 | 艺术设计学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3 | 轻化工程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4 | 艺术与科技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4 | 公共艺术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9 | 环境设计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10 | 产品设计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2 | 中国画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13 | 视觉传达设计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15 | 动画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6 | 表演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17 | 工业设计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1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4 | 传播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40 | 绘画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10 | 市场营销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42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45 | 应用化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1.轻化工程
轻化工程主要研究各类轻化工产品的生产、加工、检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涉及制浆造纸、精细化工、纺织染整、皮革工程等多个领域,通过化学、物理和机械的方法加工纺织品、皮革、纸张等。
2.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已经从教学型专业转变成为学科型专业,以高层次的学科建设构建高水平的教学平台,以高素质的学术队伍和前沿的科研工作确保高质量的教学与人才培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是研究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制备以及组成、结构、性能和加工应用的充满活力的材料类学科,其工业和研究体系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3.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是指依据特定的设计目的,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并通过文字、图形、色彩、造型等基本要素进行设计创作,是将可视化信息传达给受众并对受众产生影响的过程。
4.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是指对于建筑室内外的空间环境,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进行整合设计的一门实用艺术。
5.服装设计与工程
该专业主要用于培养服装行业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市场意识的优秀时装设计人才,内容以设计为主,兼学制版立裁技术,内容全面,理论及实战丰富,学员学成后能掌握时装流行规律,具备良好的服装制版和工艺制作水平,能够独立开发设计最新时装,在服装品牌工作室或大、中型服装企业进行时装设计工作。
北京服装学院是一所有着深厚家国情怀和鲜明办学特色的时尚高校。学校前身是1959年2月创建的北京纺织工学院,1961年7月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1987年2月改扩建为北京服装学院,是我国第一所公办服装高校。1998年,学校划归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变更为艺术院校,2020年按照北京市属高校分类办学发展政策明确为高水平特色型大学。
学校设有教育部研发中心1个、北京市研发中心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3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北京技术转移中心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首都科技条件平台1个,高水平科研设施完备。在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残联、北京冬奥组委等部门指导下,分别建设北京服装学院国家冬季运动服装装备研发中心、无障碍服装研究中心、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制服装备研发实验室等机构,积极发挥智库服务作用。立足学科前沿,设立服装科技研究院、时尚研究院、中国生活方式设计研究院、运动时尚创新研究院、服饰文化研究院、新时代中国美研究院、敦煌服饰文化研究暨创新设计中心、前沿交叉研究院等机构,产出大量原创科研成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