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是一所211、双一流、国家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大学,学校办学实力强,校园环境优美,学校共开设15个学院,62个本科专业,那么北京交通大学王牌专业有哪些,排名怎么样?学什么专业好?
1、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物流管理、交通运输、车辆工程、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交通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2、北京市级特色专业1个:车辆工程。
3、学科评估(第四轮):A+(系统科学)、A-(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工商管理)、B+(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统计学、机械工程、土木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B(力学、光学工程、电气工程)、B-(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C+(物理学)、C(法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建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C-(设计学)。
4、双一流建设学科:系统科学。
这些都是北京交通大学优势特色专业,是本校排名最好的专业,也是志愿填报热门选择的专业,就业率高,薪资待遇前景都不错!以下为新高考网整理的北京交通大学专业排名榜,欢迎参考!
北京交通大学王牌专业排名(研究型):交通运输(全国第2名)、交通工程(全国第1名)、物流管理(全国第1名)、物流工程(全国第1名)、铁道工程(全国第1名)、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全国第2名)、通信工程(全国第5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全国第12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全国第15名)、机械工程(全国第17名)。
专业档次 |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星级排名 | 办学层次 |
---|---|---|---|---|
A++ | 2 | 交通运输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1 | 交通工程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1 | 物流管理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1 | 物流工程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 | 铁道工程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 |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5 | 通信工程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2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5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7 | 机械工程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8 | 软件工程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9 | 土木工程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51 | 思想政治教育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 | 保密管理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3 | 纳米材料与技术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5 | 网络与新媒体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10 | 物联网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0 | 西班牙语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13 | 数字媒体艺术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3 | 传播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14 | 工业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6 | 信息安全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6 | 信息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17 | 电子商务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9 | 材料化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20 | 工程管理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20 | 统计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0 | 机械电子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23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3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4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4 | 建筑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5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5 | 车辆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6 | 城乡规划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27 | 经济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0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0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6 | 工商管理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9 | 工程力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9 | 金融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1 | 自动化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2 | 视觉传达设计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3 | 会计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3 | 应用物理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3 | 环境设计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6 | 财务管理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9 | 法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57 | 英语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82 | 环境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37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2 | 保密技术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33 | 数字媒体技术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40 | 艺术设计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1.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也作电信工程,旧称远距离通信工程、弱电工程)是电子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电子信息类子专业,同时也是其中一个基础学科。该学科关注的是通信过程中的信息传输和信号处理的原理和应用。本专业学习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该学科是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并极具活力的一个领域,尤其是数字移动通信、光纤通信、Internet网络通信使人们在传递信息和获得信息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程度。通信工程具有极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是人才严重短缺的专业之一。
2.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它涉及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系统平台、标准、设计模式等方面。在现代社会中,软件应用于多个方面。典型的软件有电子邮件、嵌入式系统、人机界面、办公套件、操作系统、编译器、数据库、游戏等。同时,各个行业几乎都有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如工业、农业、银行、航空、政府部门等。这些应用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活效率 。
3.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现代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基础上的。
4.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属交通运输类专业,是一个系统理论和实践并重且多学科交叉的专业;专业特点之一是其系统复杂性, 且涉及众多交叉学科;特点之二是中国高等学校在该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因办学历史和特色优势,基本上是按某一运输方式或专业方向培养交通运输类专门人才。
5.车辆工程
车辆工程是研究汽车、拖拉机、机车车辆、军用车辆及其他工程车辆等陆上移动机械的理论、设计及制造技术的工程技术领域。
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成绩斐然,为国家与行业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学校有全日制本科生17372人、博士生2954人、硕士生8434人,非全日制硕士生1730人,成人学生2350人,外国留学生全年累计1389人。近三届本科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近三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评选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学校有4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8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2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3个专业通过国家土建类专业评估,3个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培养项目。学校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7个;建有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3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获评“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学校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9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获评首届全国优质教材主编4本。计算机科学基地获批国家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软件学院获批国家级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学校深入实施本研贯通、学科融通、产学相通、国际互通的“四通”教育教学模式;实施“高原”“高峰”两大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依托詹天佑学院探索“3+5”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基础学科科学研究拔尖人才及优势学科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实施产学联合培养“知行计划”,围绕国家发展急需,培养卓越工程人才。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深造率超过66%,学校首批获评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学生艺术团排演的大学生版《长征组歌》和原创话剧《茅以升》已成为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学校体育运动蓬勃发展,高水平运动队和普通学生代表队成绩斐然,2022年获全国一等奖3项,北京市冠军1项、亚军2项、季军1项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