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到底好不好?口碑怎么样?值得读吗?在高考志愿填报时,这些都是广大考生和家长们比较关心的问题,以下为新高考网整理的校友评价、学校排名、学校简介等,比较能够客观反映学校的真实情况,欢迎参考!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好不好
口碑1:
住宿环境较好,宿舍有空调和独立冲凉房和独立厕所,水费不用钱,洗澡热水也不用钱,宿舍每层和教学楼每层还有免费饮水机,这一方面非常好。老师也算负责,大多都很好的。图书馆藏书也很多,位置也舒服,很喜欢去图书馆看书或复习。学校小,社团不活跃,甚至连乐队都没有,没有读大学的感觉。食堂菜式单一,价格略贵,味道过得去。学校最热门的是电梯专业和动漫专业,就业率很高。学费不贵。
口碑2:
大学主要靠的都是自主,与我而言我对这个学校的满意程度十分满分的话,我最多能给到5分。选择了一间离家近的学校读书,也让我付出了代价。以过来人的身份,宁可去一个稍差的二本学校,也别报读大专院校。学校学习的知识很零散,不精,什么都教一点,可以说真的是乱七八糟了。老师也并没有太负责。
口碑3:
食堂都挺不错 虽然是大专 但管理和环境都很好 师资并不差 专业的话也有很多 有些热门专业是有专门的分校的 学校处的环境很绿荫 不过附近出去了适合年轻人的地方也挺多 学费不算太贵 不同专业价格不一样嘛 而且还设有雅思考点
口碑4:
这是一所中山的大专院校,我读的是经融管理系,每天都是面对一群女生,环境很好,宿舍有空调,6个人住,2个浴室,阳台很大,还是不错的,我发现我快毕业了,所以不太舍得。
口碑5: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地址中山博爱七路,是中山数一数二的专科学院。在校生达8000人,有机电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艺术学院等,包含了时下许多的热门专业,就业率高,学生素质高。
口碑6:
师资力量不错,教学水平挺好学校饭堂菜色多选择学习环境够安静机电类专业比较好就业学校学费不高相对于同类学校中算便宜
口碑7:
很好的学校,锻炼人也磨炼人是个不错的学习平台。如果有机会的话想再来一次大学生活,可以没有这个机会了。
口碑8:
环境不错,宿舍条件也行,新宿舍,有空调,图书馆也很赞;学校附近没有什么餐厅,但是西门有一条小食街,所以还行啦!喜欢在安静的环境下学习的同学们可以考虑啦!
口碑9:
学院校龄不大,很多系统还不够完善。师资力量参差不齐,少部分教师不负责任,没有责任心。
口碑10:
学校还可以,招的学生有些素质就一般。。
以上只是部分网友的评价,对于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好不好,相信已经有了初步判断~
最后祝大家能考上心仪的大学!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我国伟大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广东省中山市,是市政府投资兴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占地810亩。始建于2004年12月,是“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和“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入榜“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全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50强”,先后荣获“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事业单位”“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2022年-2025年)”“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历年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分保持全省高职院校前五名,用人单位满意度排名全省高职院校第二名,学校整体办学实力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紧贴中山产业结构特点实施“专业对接产业”布局,建成与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高度对接的5个专业和9大专业群,实现“专业-产业”“人才-市场”无缝对接。拥有一批紧贴国家重点产业和中山支柱产业的骨干专业,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2个,国家骨干专业6个;省高水平专业群6个,省级重点专业9个,省级一类品牌建设专业2个,省级二类品牌(含建设)专业8个,一流校高水平建设专业6个,电梯维护与管理、灯具设计与工艺、创业管理是全国高职高专首开专业。学校建设了192个校内实践教学场所、314个校外实践教学场所。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3个,国家级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或实训基地4个,省级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或实训基地15个,建成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6个,省级协同育人基地2个。
学校发扬“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政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改革示范全国。学校与专业镇深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专业覆盖面超过90%,在古镇镇“国家火炬计划照明器材生产基地”成立“古镇灯饰学院”,在南区“国家火炬计划电梯特色产业基地”成立“南区电梯学院”,在“中国休闲服装生产基地”沙溪镇成立“沙溪纺织服装学院”,在小榄镇商贸物流园区成立“小榄学院”,在“中国红木产业之都”大涌镇成立“红木家居学院”。将办学边界从中等城市向下延伸至乡镇,使教育科研资源辐射到镇区企业、社区,有效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率先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体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