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学院到底好不好?口碑怎么样?值得读吗?在高考志愿填报时,这些都是广大考生和家长们比较关心的问题,以下为新高考网整理的校友评价、学校排名、学校简介等,比较能够客观反映学校的真实情况,欢迎参考!
铜仁学院怎么样好不好
口碑1:
学校整体是新校区,校内稍微有点挤,因为在市里没有分校区,学生之间讲话普遍是普通话,很少讲方言,因为外地来的朋友多,学校规划做得很好,可惜毕业早了
口碑2:
各种条件都具备了,宿舍很好四人一间,每间都有独立浴室、卫生间、阳台,房间里有空调电扇,wifi信号比较强;食堂离宿舍很近,饭菜一般;教学楼每一栋都根据专业做了不同的风格装修,只是外墙有点旧了;图书馆最豪华,冬天暖气供应,是个好地方。只是师资方面相对落后,有很多老教师都是本科学历。
口碑3:
好的学校自然有过硬的专业团队老师。和良好的学术氛围。我们学校其实处于一个中度以上的水平,其实所有的努力都是需要。自我监督和自我提高。
口碑4:
新教学楼,设施都挺完善的,作为市级的大学,已经很不错了。教师队伍嘛,没留意过,不过大学的老师都一样,上课只是启蒙,重点还是靠自己(此重点不是期末划的重点)。还有嘛,妹子多多啦,男女比例4:6,难得一见吧。当然,我这个专业,也只能看看别人班里的了。总之,欢迎来铜仁学院。
口碑5:
铜仁学院,位于“西部名城”贵州省铜仁市,是一所省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学校前身系1920年成立的铜仁明德中学,1978年,成立铜仁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铜仁地区教育学院并入,更名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学校升格为全日制本科院校,并更名为铜仁学院。截止2014年6月,学校占地面积51.3万平方米,校舍面积3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300万元,馆藏纸质图书92万册,电子图书283.3万册;设有16个教学院(系、部),37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总数8330人,其中本科生8071人,少数民族学生占55.3%;教职工771人,其中专任教师526人,兼职教师71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硕士学位333人、高级职称302人。
口碑6:
作为地方性院校,我觉得我的学校很不错了,也许没有知名大学那么气派,也许没有那么好的条件,但该有的都有了,我爱我的大学。
口碑7:
学校建校历史不算长,专业丰富,师资力量还算行,学习氛围不错,只要努力学习,是可以实现自己梦想的。
口碑8:
整体还不错,老师也比较专业,上课也比较有趣,学生也很多,,,,,,,,,,,,,,,,,,,,,,,,,,,,,40字
口碑9:
在学校这四年,让我学会了许多,认识了更多的朋友,学校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平台,让我们能参与更多的实践活动,增长了见识
口碑10:
刚刚进校的时候是老校区,很小,很烂,现在搬进新校区,条件什么的好得很了,校园也很宽敞的
以上只是部分网友的评价,对于铜仁学院怎么样好不好,相信已经有了初步判断~
最后祝大家能考上心仪的大学!
铜仁学院全国排名
根据校友会排行榜数据看,铜仁学院全国排名第387位,在软科大学排行榜中排名第341位,在录取难易度大学排行榜中排名第540位。
院校 | 排行榜 | 排名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铜仁学院 | 校友会 | 387 | 贵州 铜仁市 | 综合 | 省属 |
铜仁学院 | 软科 | 341 | 贵州 铜仁市 | 综合 | 省属 |
铜仁学院 | 录取难易度 | 540 | 贵州 铜仁市 | 综合 | 省属 |
铜仁学院简介:
铜仁学院位于素有“梵天净土·桃源铜仁”美誉的贵州省铜仁市,坐落于梵净山麓、锦江河畔的川硐教育园区,菁菁校园,宏丽庄重,气象万千,是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高校、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获奖高校、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建设院校、贵州省首批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和全国及省级文明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贵州省“三全育人”示范标杆高校,是中国高校水产学科发展联席会理事单位和中国新农科水产联盟单位。百年薪火相传,砥砺奋进,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数万人才,涌现出了一大批学术精英、行业翘楚、党政干部、教学名师,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现有“教育发展与山区乡村振兴”区域内一流建设学科I类学科群1个,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1个(教育学)、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民族学)、省级重点学科5个(含支持)。建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个、省级科普示范基地1个、省级人文社科示范基地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十大创新团队3个、省高校特色重点实验室4个、省高校工程中心6个、省高校产学研基地5个、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1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教育厅国别区域研究中心1个,省级专业技术基地1个、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1个,铜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个,以及梵净教育研究院、梵净山国家公园研究院、锰系新型功能材料实验室等校级实体科研机构10个。五年来,学校获科研项目总经费18207.88万元、承担课题1850项,其中国家级课题48项、省部级课题157项。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862篇,出版专著212部,主编教材50部。获得授权专利1635项,其中发明专利79,获得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83项,其中省部级30项(含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4项,贵州省科技奖11项)。
学校主动服务贵州省乡村振兴和大数据、大生态发展战略和铜仁创建绿色先行发展示范区的定位,不断深化与政府、行业企业的务实合作,深入推进社会服务和产教融合发展,创造性地形成了“引社会服务之水,灌人才培养之田”的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融合模式。三年来,横向项目到账经费超过6292万元,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显著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提升明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