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信息工程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信息工程专业(研究型)被校友会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27位,实力仅次于湖南工业大学。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校友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信息工程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信息工程专业排名(研究型)中,共有37所大学上榜。其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信息工程专业位列全国第27名,仅排在湖南工业大学和湖南农业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省份 |
---|---|---|---|---|
16 | 信息工程 | 成都理工大学 | B++(4★) | 四川 |
27 | 信息工程 | 中山大学 | B+(3★) | 广东 |
27 | 信息工程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B+(3★) | 黑龙江 |
27 | 信息工程 | 湖南农业大学 | B+(3★) | 湖南 |
27 | 信息工程 | 湖南工业大学 | B+(3★) | 湖南 |
27 | 信息工程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B+(3★) | 江苏 |
27 | 信息工程 | 西安邮电大学 | B+(3★) | 陕西 |
27 | 信息工程 | 上海大学 | B+(3★) | 上海 |
27 | 信息工程 | 西华大学 | B+(3★) | 四川 |
27 | 信息工程 | 西藏大学 | B+(3★) | 西藏 |
27 | 信息工程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B+(3★) | 浙江 |
在江苏省,共有6所高校的信息工程专业跻身校友会专业排名(研究型)榜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信息工程专业位列江苏省内第6名。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信息工程 | 东南大学 | A+(6★) | 南京市 | 3 |
2 | 信息工程 | 南京大学 | A(5★) | 南京市 | 9 |
3 | 信息工程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5★) | 南京市 | 5 |
4 | 信息工程 | 中国矿业大学 | B++(4★) | 徐州市 | 16 |
5 | 信息工程 | 南京邮电大学 | B++(4★) | 南京市 | 16 |
6 | 信息工程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B+(3★) | 南京市 | 27 |
在最新的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共有49个专业上榜。其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信息工程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档次为中国区域一流专业,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遥感科学与技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生态学、安全工程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B++(4★) |
气象技术与工程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A++(3★) |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B+(3★)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B+(3★)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B+(3★) |
信息工程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B+(3★) |
生态学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B+(3★) |
安全工程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B+(3★) |
信息安全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B+(3★) |
汉语国际教育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B+(3★)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B+(3★)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信息工程专业类别为电子信息类,隶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沃特福德学院。2024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信息工程专业在全国共招生126人,学费为6380元/年。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坚持 “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培养具有利用信息技术与理论进行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应用以及进行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管理、维护、集成、优化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信息系统设计、集成、实现、管理和维护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科研人才。培养要求:主要培养本科层次的信息产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1.对信息的收集、存储、传输、处理和应用过程中涉及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扎实的理论基础;2.具备初步的信息系统和信息工程分析与设计的能力,掌握常用的开发工具和测试维护工具。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大学物理、C语言程序设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数据结构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计、工程训练、综合实验、毕业设计。主要专业实践:信号与系统综合实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综合实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数字信号处理综合实验、通信原理综合实验、大型数据库系统综合实验、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学生继续深造方向:可在信息工程、计算机类专业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主要就业方向:政府机构、各类企业的信息管理与规划部门、高技术公司、信息服务机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