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研究型)被校友会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44位,实力仅次于兰州交通大学;在广东省内排名第5位,排在华南农业大学之上。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校友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排名(研究型)中,共有214所大学上榜。其中,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位列全国第44名,仅排在兰州交通大学和集美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省份 |
---|---|---|---|---|
44 | 软件工程 | 北京联合大学 | B++(4★) | 北京 |
44 | 软件工程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B++(4★) | 北京 |
44 | 软件工程 | 厦门大学 | B++(4★) | 福建 |
44 | 软件工程 | 集美大学 | B++(4★) | 福建 |
44 | 软件工程 | 兰州交通大学 | B++(4★) | 甘肃 |
44 | 软件工程 | 华南理工大学 | B++(4★) | 广东 |
44 | 软件工程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B++(4★) | 广西 |
44 | 软件工程 | 郑州大学 | B++(4★) | 河南 |
44 | 软件工程 | 河南大学 | B++(4★) | 河南 |
44 | 软件工程 | 河南工业大学 | B++(4★) | 河南 |
44 | 软件工程 | 郑州轻工业大学 | B++(4★) | 河南 |
在广东省,共有12所高校的软件工程专业跻身校友会专业排名(研究型)榜单,华南理工大学的软件工程专业位列广东省内第5名,超越了华南农业大学。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软件工程 | 中山大学 | A(5★) | 广州市 | 18 |
2 | 软件工程 | 华南师范大学 | A(5★) | 广州市 | 18 |
3 | 软件工程 | 深圳大学 | A(5★) | 深圳市 | 18 |
4 | 软件工程 | 东莞理工学院 | A(5★) | 东莞市 | 39 |
5 | 软件工程 | 华南理工大学 | B++(4★) | 广州市 | 44 |
6 | 软件工程 | 华南农业大学 | B++(4★) | 广州市 | 103 |
7 | 软件工程 | 广东工业大学 | B++(4★) | 广州市 | 103 |
8 | 软件工程 | 广州大学 | B++(4★) | 广州市 | 103 |
9 | 软件工程 | 暨南大学 | B+(3★) | 广州市 | 183 |
10 | 软件工程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B+(3★) | 广州市 | 150 |
11 | 软件工程 | 广东财经大学 | B+(3★) | 广州市 | 183 |
12 | 软件工程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B+(3★) | 广州市 | 150 |
在最新的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华南理工大学共有94个专业上榜。其中,华南理工大学的软件工程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档次为中国高水平专业,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电子商务、制药工程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
信息安全 | 华南理工大学 | B++(4★) |
产品设计 | 华南理工大学 | B++(4★) |
工商管理 | 华南理工大学 | B++(4★)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华南理工大学 | B++(4★) |
车辆工程 | 华南理工大学 | B++(4★) |
软件工程 | 华南理工大学 | B++(4★) |
电子商务 | 华南理工大学 | B++(4★) |
制药工程 | 华南理工大学 | B++(4★) |
土木工程 | 华南理工大学 | B++(4★)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华南理工大学 | B++(4★)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华南理工大学 | B++(4★) |
华南理工大学的软件工程专业类别为计算机类,隶属于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2024年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在全国共招生300人,学费为6850元/年。
本科学生培养方案遵循IEEE-CS和ACM2005学科教程知识体系(ESWBOK 2014),积极实施CDIO国际工程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软件理论知识和软件设计开发与管理能力,并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专业突出实践环节,强化工程能力,学院建有综合实训基地,开设十余门校内实训课程,并与字节跳动、腾讯、网易、IBM、微软、苹果等多家知名企业联合开展企业实训课程。专业设立了智能软件和人工智能方向、数字媒体方向、智能智能物联网与移动应用开发方向、云计算与大数据方向等4个特色专业方向,学生可以在三年级选修其中一个方向。70%专业课程采用外文原版教材双语教学,80%课程实现与企业技术需求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