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在各省录取最低分是多少)

发布:2025-02-26 13:15:58 新高考网

韶关学院2024年的高考招生工作已经结束,最新录取投档线已对外公布,那今年韶关学院录取分数线是多少?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韶关学院官网权威发布整理的:2024年韶关学院在各省市录取分数线及位次排名一览表,欢迎2025年考生高考志愿填报参考!

韶关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在各省录取最低分是多少)

2024年韶关学院录取分数线:

一、韶关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在本省)

韶关学院2024年在广东省(普通类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541分、历史类509分。

韶关学院2024年在广东省(普通类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484分。

韶关学院2024年在广东省(农村卫生专项专科提前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521分。

韶关学院2024年在广东省(学分互认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500分、历史类496分。

韶关学院2024年在广东省(校企联合培养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510分。

韶关学院2024年在广东省(协同培养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504分。

二、韶关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在外省市)

1、在湖北省(普通类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500分、历史类508分。

2、在河南省(普通类本科二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480分、文科444分。

3、在天津市(普通类本科批A段)最低录取分数为:综合类509分。

4、在浙江省(普通类平行录取一段)最低录取分数为:综合类504分。

5、在广西省(普通类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480分、历史类499分。

三、韶关学院2024年录取分数线一览表(官方最新发布)

包含2024年韶关学院在各省市录取的最低分、最低位次,包含护理类、学分互认、校企联合培养、协同培养、农村卫生专项等。

省份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浙江(平行录取一段)综合504163988492
安徽(本科批)物理类504120124465
历史类48834202462
四川(本科二批)理科505128623459
文科50138837457
河南(本科二批)理科480181368396
文科44482684428
湖北(本科批)物理类50089501437
历史类50819630432
护理类(物理类)48899420437
福建(本科批)物理类50968125449
历史类50012465431
贵州(本科批)物理类46478774380
历史类48225410442
河北(本科批)历史类49937900449
物理类491136994448
陕西(本科二批)理科44284068372
文科45923486397
海南(本科批)综合56419597483
天津(本科批A段)综合50936219475
辽宁(本科批)物理类46868468368
广西(本科批)物理类48070211371
历史类49916618400
广东(本科批)物理类54182372442
历史类50933555428
学分互认(物理类)500148151442
学分互认(历史类)49641809428
校企联合培养(物理类)510130645442
协同培养(物理类)504140599442
广东(专科批)物理类484175897200
广东(专科提前批)农村卫生专项(物理类)521113155-
重庆(本科批)物理类49265241427
历史类49615693428
江西(本科批)物理类51174010448
历史类53216439463
山东(普通类一段)综合498183851444
湖南(本科批)物理类454148207422
历史类48431930438
上海(本科批)综合42637259403
江苏(本科批)历史类50936593478
物理类508134800462

附:韶关学院简介

韶关学院举办高等教育始于1958年创办的韶关师范专科学校。1989年7月,韶关师范专科学校与1985年创办的韶关大学合并,1990年12月定名为韶关大学;2000年3月,韶关大学与1979年创办的韶关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韶关学院;2018年3月,韶关学院韶州师范分院正式并入学校;2021年1月,学校调整为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韶关学院医学院正式并入学校;2021年5月,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一、办学定位

八、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重点打造教师教育、现代农业、机电装备、信息技术、文化旅游等契合地方发展需要的五大特色学科专业群。有5个省级特色重点(培育)学科,3个省级“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6个市校共建重点(培育)学科、22个校级重点(扶持)学科,构建了“省、市校共建、校”三级重点学科建设体系,建有省级以上科研平台30个(含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8个。建有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华南农业大学——韶关学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近五年,新增纵向科研项目1705项,其中省部级以上新增24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