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学院2024年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在各省录取最低分」

发布:2025-02-08 17:43:42 新高考网

武汉城市学院2024年的高考招生工作已经结束,最新录取投档线已对外公布,那今年武汉城市学院录取分数线是多少?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武汉城市学院官网权威发布整理的:2024年武汉城市学院在各省市录取分数线及位次排名一览表,欢迎2025年考生高考志愿填报参考!

武汉城市学院2024年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在各省录取最低分」

2024年武汉城市学院录取分数线:

一、武汉城市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在本省)

武汉城市学院2024年在湖北省(普通类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历史类433分、物理类447分。

武汉城市学院2024年在湖北省(普通类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历史类270分、物理类324分。

武汉城市学院2024年在湖北省(护理类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历史类432分。

二、武汉城市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在外省市)

1、在河北省(普通类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历史类476分、物理类471分。

2、在青海省(普通类本科二段)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331分、文科392分。

3、在浙江省(普通类平行录取一段)最低录取分数为:综合类492分。

4、在北京市(普通类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综合类469分。

5、在广西省(普通类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386分、历史类400分。

三、武汉城市学院2024年录取分数线一览表(官方最新发布)

包含2024年武汉城市学院在各省市录取的最低分、最低位次,包含护理类、二次志愿等。

省份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山西(本科二批C段)理科396-418
浙江(平行录取一段)综合492177491492
浙江(平行录取二段)综合472197049269
云南(本科二批及预科)理科421104308420
文科48144527480
天津(本科批B段)综合50138465475
黑龙江(本科批)历史类43019981410
物理类40070984360
安徽(本科批)物理类484148702465
历史类47240904462
新疆(本科二批)理科280-262
文科311-304
四川(本科二批)理科475171949459
文科47957442457
青海(本科二段)理科33119481325
文科3925940382
河南(本科二批)理科440251873396
文科44284476428
宁夏(本科二批)理科40120625371
文科4457688419
湖北(本科批)历史类43344827432
物理类447132562437
护理类(历史类)43245225432
湖北(专科批)历史类270113460-
物理类324210418-
福建(本科批)物理类48386791449
历史类43825143431
贵州(本科批)物理类386150832380
历史类44939329442
河北(本科批)历史类47650191449
物理类471169754448
海南(本科批)综合54225271483
辽宁(本科批)物理类44480397368
历史类44219341400
广西(本科批)物理类386148592371
历史类40052706400
广东(本科批)历史类47754790428
物理类489167407442
甘肃(本科批C段)物理类41173210370
历史类42622624421
北京(本科批)综合46938791434
重庆(本科批)物理类46082330427
历史类44029269428
江西(本科批)物理类470123717448
历史类48738434463
山东(普通类一段)综合476239367444
二次志愿(综合)466264057444
湖南(本科批)物理类454148207422
历史类46441774438
上海(本科批)综合40740915403
江苏(本科批)历史类47950547478
物理类488159982462

附:武汉城市学院简介

武汉城市学院于2002年7月成立,前身是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2021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湖北省人民政府同意,转设为武汉城市学院。

学校致力于应用型本科建设。秉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发展、争创一流”的办学理念,专业建设紧贴社会需求,学校融入区域发展。学校确立了“立足武汉城市圈,面向湖北产业群,辐射华中经济带,术德兼修,个性彰显,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重点建设了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依托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知识体系支撑的信息科学专业群,面向新产业,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护理学”专业为依托的大医护专业群,面向医护养产业,构建以“护教协同”为特色的“学校+医院”协同育人模式;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依托的电商物流专业群,创建以“新业态+创新创业”为特色的新型产业育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