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是多少分「在各省录取最低分」

发布:2025-02-21 11:52:10 新高考网

贵州民族大学2024年的高考招生工作已经结束,最新录取投档线已对外公布,那今年贵州民族大学录取分数线是多少?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贵州民族大学官网权威发布整理的:2024年贵州民族大学在各省市录取分数线及位次排名一览表,欢迎2025年考生高考志愿填报参考!

贵州民族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是多少分「在各省录取最低分」

2024年贵州民族大学录取分数线:

一、贵州民族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在本省)

贵州民族大学2024年在贵州省(普通类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380分、历史类464分。

贵州民族大学2024年在贵州省(预科(民汉双语)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427分、历史类472分。

贵州民族大学2024年在贵州省(民族班(民汉双语)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390分、历史类475分。

贵州民族大学2024年在贵州省(民族班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397分、历史类489分。

贵州民族大学2024年在贵州省(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384分、历史类521分。

贵州民族大学2024年在贵州省(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458分、历史类536分。

贵州民族大学2024年在贵州省(预科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447分、历史类496分。

二、贵州民族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在外省市)

1、在福建省(普通类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533分、历史类509分。

2、在云南省(普通类本科二批及预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420分、文科528分。

3、在山东省(普通类一段)最低录取分数为:综合类468分。

4、在广西省(普通类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467分、历史类540分。

5、在江西省(普通类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521分、历史类530分。

三、贵州民族大学2024年录取分数线一览表(官方最新发布)

包含2024年贵州民族大学在各省市录取的最低分、最低位次,包含预科(民汉双语)、民族班(民汉双语)、民族班、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预科、艺术类专业等。

省份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云南(本科二批及预科)理科420104989420
文科52822474480
山西(本科二批A段)理科47065414418
文科46319940446
安徽(本科批)物理类52888971465
历史类48137023462
四川(本科二批)理科525101095459
文科51032170457
四川(本科一批)文科54711941529
河南(本科二批)文科51429603428
理科479183057396
湖北(本科批)物理类51576874437
福建(本科批)物理类53351659449
历史类50910931431
贵州(本科批)物理类380155349380
历史类46432607442
预科(民汉双语)(物理类)427113201380
预科(民汉双语)(历史类)47229621442
民族班(民汉双语)(物理类)390147149380
民族班(民汉双语)(历史类)47528441442
民族班(物理类)397140935380
民族班(历史类)48923090442
国家专项计划(物理类)384151982380
国家专项计划(历史类)52113106442
地方专项计划(物理类)45884054380
地方专项计划(历史类)5369729442
预科(物理类)44793545380
预科(历史类)49620502442
河北(本科批)历史类53222650449
物理类496129035448
艺术类专业(历史类)51331044449
陕西(本科二批)理科43787557372
文科47219000397
广西(本科批)物理类46779894371
历史类5408037400
重庆(本科批)物理类50160196427
历史类49915076428
江西(本科批)物理类52164078448
历史类53017019463
山东(普通类一段)综合468258572444
湖南(本科批)物理类53454170422
历史类52117210438
江苏(本科批)物理类499146448462

附:贵州民族大学简介

贵州民族大学创建于1951年5月17日,隶属贵州省人民政府,是新中国创建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是贵州省重点建设高校,贵州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高校。学校坐落在产城融合创新、生态文明示范的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占地面积2708亩、校舍面积111万平方米。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1444人。建校以来,为社会培养输送了16万余名各级各类人才,为贵州及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