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重庆工商大学在湖北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发布:2023-03-04 14:57:21 新高考网

重庆工商大学2022年在各省的招生录取数据已经公布了,那么重庆工商大学今年(2022年)在湖北省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呢?今年考取难度怎么样,好考吗?

2022重庆工商大学在湖北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以下为新高考网列出的2022年重庆工商大学在湖北招录的详细数据,包含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最低位次、招生计划、招生人数、专业学费等,供考生家长们参考,指导2023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一:2022重庆工商大学在湖北录取分数线(官方最新)

根据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22年高考招录数据,重庆工商大学2022年在湖北录取分数线为:

1、历史类:2022年重庆工商大学在湖北(本科)录取最低分549分,最低位次8179;

2、物理类:2022年重庆工商大学在湖北(本科)录取最低分527分,最低位次44144;

年份科目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2历史类本科549 / 8179435
2022物理类本科527 / 44144409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二:2022重庆工商大学在湖北招生专业与招生计划

包含重庆工商大学2022年在湖北招生专业名称以及对应的计划人数、学费等。

1、历史类(2022湖北本科)

专业名称计划数(湖北)学费
经济与贸易类 (贸易经济、国际经济与贸易;办学地点江北校区)24500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中外合作办学)(外语成绩不低于105分;办学地点南岸校区)228000
商务英语 (外语语种不限;外语成绩不低于110分;办学地点江北校区)25500
工商管理类 (财会;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办学地点江北校区)44500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国际商务;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办学地点江北校区)34500
人力资源管理 (中外合作办学)(外语成绩不低于105分;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办学地点南岸校区)22800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2、物理类(2022湖北本科)

专业名称计划数(湖北)学费
经济学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办学地点江北校区)34500
金融学类 (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投资学;办学地点江北校区)34500
金融学 (中外合作办学)(外语成绩不低于105分;办学地点南岸校区)228000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中外合作办学)(外语成绩不低于105分;办学地点南岸校区)228000
数据计算及应用 (数学成绩不低于100分;办学地点江北校区)24500
统计学 (数学成绩不低于100分;办学地点江北校区)24500
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办学地点南岸校区)25600
智能车辆工程 (办学地点南岸校区)25600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办学地点南岸校区)25600
工程管理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办学地点江北校区)34500
工商管理类 (财会;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办学地点江北校区)34500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国际商务;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办学地点江北校区)34500
工商管理 (中外合作办学)(外语成绩不低于105分;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办学地点南岸校区)228000
公共管理类 (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城市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办学地点江北校区)34500
物流管理 (办学地点江北校区)44500
旅游管理类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办学地点江北校区)2450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三:重庆工商大学简介

重庆工商大学始创于1952年,2002年由原渝州大学和原重庆商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具有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法学、理学、艺术学等学科的高水平财经类应用研究型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支持高校、重庆市国际人文特色高校。学校传承和弘扬“含弘自强、经邦济民”的重工商大精神,秉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遵循“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抢抓高等教育发展重大机遇,综合实力迅速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社会影响日益扩大。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重庆市“十佳园林式单位”“文明单位”、重庆市首批“美丽校园”、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积极促进科学成果转化,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拥有智能制造服务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废油资源化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41个科技部、教育部和重庆市级科研机构。近5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连续三年位居全国财经类高校前5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等国家级项目立项取得历史性突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等重大奖项。近年来,学校新型高校智库建设取得新成效,围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提交智库成果900余份,获中央领导人批示60项(其中获中央主要领导批示39项);200余项科技成果实现转移转化,入选中国大学专利转让60强,获“2018年中国智库咨政建言地方贡献奖”。积极服务教育扶贫、乡村振兴工作并取得显著实效。

学校坚持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理念,倾力打造花园式校园,是重庆市“十佳园林式单位”“文明单位”和重庆市首批“美丽校园”。按照中西部高校中“设施一流、环境一流”标准建成的新图书馆,已成为备受在校师生喜爱的学习研究场所。广阳岛校区建设持续推进,南岸、兰花湖、江北等校区功能布局和资源配置不断完善,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师生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