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西北师范大学在甘肃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更新:2024-06-22 19:17:24 新高考网

西北师范大学2022年在各省的招生录取数据已经公布了,那么西北师范大学今年(2022年)在甘肃省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呢?今年考取难度怎么样,好考吗?

2022西北师范大学在甘肃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以下为新高考网列出的2022年西北师范大学在甘肃招录的详细数据,包含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最低位次、招生计划、招生人数、专业学费等,供考生家长们参考,指导2023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一:2022西北师范大学在甘肃录取分数线(官方最新)

根据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22年高考招录数据,西北师范大学2022年在甘肃录取分数线为:

1、理科:2022年西北师范大学在甘肃(本一)录取最低分429分,最低位次39999;

2、文科:2022年西北师范大学在甘肃(本一)录取最低分472分,最低位次10793;

年份科目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2理科本一429 / 39999442
2022文科本一472 / 10793485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二:2022西北师范大学在甘肃招生专业与招生计划

包含西北师范大学2022年在甘肃招生专业名称以及对应的计划人数、学费等。

1、文科(2022甘肃本一)

专业名称计划数(甘肃)学费
经济学 23800
金融学 23800
国际经济与贸易 43800
法学 83800
社会学类 (社会学、社会工作)23800
思想政治教育 (师范类)213800
学前教育 (师范类)43800
汉语言文学 (师范类)213800
汉语言文学 (新文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班)(师范类,打破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专业壁垒,实施“3+1+2”分阶段本硕连读培养,两次分流考核,前四年按照本科专业收取学费)1003800
汉语国际教育 (师范类)123800
秘书学 43800
英语 (师范类,招英语考生)184400
俄语 (师范类)54400
阿拉伯语 54400
数字媒体艺术 24300
朝鲜语 34400
翻译 (招英语考生)54400
新闻学 23800
历史学 (师范类)183800
地理科学 (师范类)94300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34300
心理学类 (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师范类)54300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83800
会计学 63800
公共管理类 (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33800
物流管理 23800
旅游管理 23800
思想政治教育 (民族班、散居少数)(师范类)13800
汉语言文学 (民族班、散居少数)(师范类)23800
汉语国际教育 (民族班、散居少数)(师范类)43800
历史学 (民族班、散居少数)(师范类)13800
心理学类 (心理学、应用心理学民族班、散居少数)(师范类)24300
经济学 (民族班、聚居少数)43800
法学 (民族班、聚居少数)53800
思想政治教育 (民族班、聚居少数)(师范类)73800
特殊教育 (民族班、聚居少数)(师范类)13800
汉语言文学 (民族班、聚居少数)(师范类)83800
秘书学 (民族班、聚居少数)43800
英语 (民族班、聚居少数)(师范类,招英语考生)54400
翻译 (民族班、聚居少数)(招英语考生)44400
历史学 (民族班、聚居少数)(师范类)93800
地理科学 (民族班、聚居少数)(师范类)14300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民族班、聚居少数)14300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I民族班、聚居少数)13800
会计学 (民族班、聚居少数)13800
公共管理类 (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I民族班、聚居少数)13800
旅游管理 (民族班、聚居少数)23800
数字媒体艺术 (民族班、聚居少数)1430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2、理科(2022甘肃本一)

专业名称计划数(甘肃)学费
经济学 43800
经济统计学 53800
金融学 43800
国际经济与贸易 23800
法学 43800
社会学类 (社会学、社会工作)23800
教育技术学 (师范类)84300
学前教育 (师范类)13800
特殊教育 (师范类)23800
汉语国际教育 (师范类)63800
英语 (师范类,招英语考生)144400
俄语 (师范类)24400
阿拉伯语 24400
朝鲜语 24400
翻译 (招英语考生)54400
新闻学 13800
数学与应用数学 (师范类)264300
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拔尖人才培养基地班)(师范类,实施“3+1+2”分阶段本硕连读培养,两次分流考核,前四年按照本科专业收取学费)254300
信息与计算科学 64300
物理学 (物理学拔尖人才培养基地班)(师范类,实施“3+1+2”分阶段本硕连读培养,两次分流考核,前四年按照本科专业收取学费)254300
物理学 (师范类)134300
化学 (理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班)(师范类,打破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专业壁垒,实施“3+1+2”分阶段本硕连读培养,两次分流考核,前四年按照本科专业收取学费)504300
化学 (师范类)104300
地理科学 (师范类)74300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24300
地理信息科学 44300
生物科学 (师范类)264300
生物技术 54300
心理学类 (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师范类)54300
统计学 843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44500
材料物理 5430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74500
电子信息工程 74500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1345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师范类)54500
软件工程 139750
制药工程 54500
环境工程 54500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74300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53800
会计学 83800
公共管理类 (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23800
物流管理 43800
旅游管理 23800
数字媒体艺术 34300
化学 (中外合作办学)840000
教育技术学 (民族班、散居少数)(师范类)24300
新闻学 (民族班、散居少数)23800
数学与应用数学 (民族班、散居少数)(师范类)14300
物理学 (民族班、散居少数)(师范类)24300
化学 (民族班、散居少数)(师范类)24300
地理科学 (民族班、散居少数)(师范类)34300
生物科学 (民族班、散居少数)(师范类)34300
心理学类 (心理学、应用心理学I民族班、散居少数)(师范类)14300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I民族班、散居少数)14500
制药工程 (民族班、散居少数)24500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I民族班、散居少数)23800
公共管理类 (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民族班、散居少数)13800
旅游管理 (民族班、散居少数)23800
法学 (民族班、聚居少数)13800
教育技术学 (民族班、聚居少数)(师范类)34300
特殊教育 (民族班、聚居少数)(师范类)33800
英语 (民族班、聚居少数)(师范类,招英语考生)24400
数学与应用数学 (民族班、聚居少数)(师范类)54300
信息与计算科学 (民族班、聚居少数)44300
物理学 (民族班、聚居少数)(师范类)34300
化学 (民族班、聚居少数)(师范类)44300
地理科学 (民族班、聚居少数)(师范类)24300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民族班、聚居少数)34300
生物科学 (民族班、聚居少数)(师范类)74300
生物技术 (民族班、聚居少数)44300
心理学类 (心理学、应用心理学I民族班、聚居少数)(师范类)44300
材料物理 (民族班、聚居少数)2430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民族班、聚居少数)44500
电子信息工程 (民族班、聚居少数)44500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I民族班、聚居少数)74500
环境工程 (民族班、聚居少数)24500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民族班、聚居少数)44300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I民族班、聚居少数)33800
会计学 (民族班、聚居少数)33800
公共管理类 (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民族班、聚居少数)43800
数字媒体艺术 (民族班、聚居少数)3430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三:西北师范大学简介

【办学历史】西北师范大学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设的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发端于1902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改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与同时西迁的国立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共同组成西北联合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整体改组为西北联合大学下设的教育学院,后改为师范学院。1939年西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独立设置,改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41年迁往兰州。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继续在兰州办学。同时,恢复北平师范大学(现北京师范大学)。1958年前学校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6所重点高师院校之一,1958年划归甘肃省领导,改称甘肃师范大学。1981年复名为西北师范学院。1988年定名为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被列为甘肃省人民政府支持进入国家一流大学建设行列的省属高校。

【党的建设】学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工作全局,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全过程,不断提升学校党建工作质量。目前,学校党委下设30个二级党委,2个党总支,1个学生社区党工委;设党支部302个,其中在职教职工党支部112个,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30个,学生党支部160个;设学生社区功能性党支部80个。共有共产党员6234人,其中教职工党员1820人,离退休职工党员628人,学生党员3786人。

【附属办学】学校建有附中、二附中、附小和幼儿园,均为甘肃省和兰州市示范性学校,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窗口学校和教育实习基地。

相关推荐:

新高考3+1+2选科专业对照表2024(完整高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