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百色学院在贵州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更新:2023-01-06 09:37:59 新高考网

百色学院2022年在各省的招生录取数据已经公布了,那么百色学院今年(2022年)在贵州省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呢?今年考取难度怎么样,好考吗?

2022百色学院在贵州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以下为新高考网列出的2022年百色学院在贵州招录的详细数据,包含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最低位次、招生计划、招生人数、专业学费等,供考生家长们参考,指导2023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一:2022百色学院在贵州录取分数线(官方最新)

根据贵州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22年高考招录数据,百色学院2022年在贵州录取分数线为:

1、理科:2022年百色学院在贵州(本二)录取最低分400分,最低位次91134;

2、文科:2022年百色学院在贵州(本二)录取最低分509分,最低位次23348;

年份科目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2理科本二400 / 91134360
2022文科本二509 / 23348471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二:2022百色学院在贵州招生专业与招生计划

包含百色学院2022年在贵州招生专业名称以及对应的计划人数、学费等。

1、理科(2022贵州本二)

专业名称计划数(贵州)学费
化学工程与工艺 (东合校区)(语种:不限)24600
金属材料工程 (东合校区)(语种:不限)24600
化学 (师范)(东合校区)(语种:不限)24570
食品科学与工程 (澄碧校区)(语种:不限)24595
农林经济管理 (澄碧校区)(语种:不限)24600
应用统计学 (澄碧校区)(语种:不限)24600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东合校区)(语种:不限)24590
材料化学 (东合校区)(语种:不限)24595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东合校区)(语种:不限)2460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2、文科(2022贵州本二)

专业名称计划数(贵州)学费
国际经济与贸易 (澄碧校区)(语种:不限)24600
历史学 (师范)(澄碧校区)(语种:不限)24200
汉语言文学 (澄碧校区)(语种:不限)24180
学前教育 (师范)(澄碧校区)(语种:不限)24200
泰语 (澄碧校区)(语种:不限)2420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三:百色学院简介

百色学院是2006年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普通本科高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38年成立的广西省立田西师范学校,历经百色师范学校、百色师专、百色地区师范学校、右江民族师专等阶段。80多年来,学校坚持在“老、少、边、山、穷、库”地区办学,凝练了“团结合作、艰苦奋斗、克难攻坚、磨砺成才”的“石磨精神”,走出一条艰苦创业的发展之路;秉承“志远行敏、德高业精”校训,为社会输送了15万余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专门人才,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及教育事业的发展,为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防巩固作出巨大贡献。

学校占地面积1833.22亩,拟建百东校区占地2512亩,现有建筑面积47.2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08亿元;实验室实训室296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07个,馆藏纸质图书130.58万册,电子图书198.8万册。学校现有教职工1641人,其中各类教师1351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339人,正高级职称教师70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56人,“双师型”教师546人。长期聘请多名外籍教师来校任教。近年来,1名教师荣获“自治区优秀教师”,228位教师获“市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8人获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骨干教师”,1人获得“广西高校思政政治教育卓越人才”,4人获“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有9位教师荣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有12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三育人”先进个人、全国教育先进工作者,3人入选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3人入选广西“卓越学者”,1人被评为评为广西“莫振高式八桂好老师”,1人被评为“八桂名师“,1人被授予广西五一劳动奖章。学校设有21个二级学院,57个本科专业、25个专科(高职)专业,设有1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即市场营销第二学位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形成以人文社会类学科专业集群为基础,产业服务类学科专业集群为主导,多学科专业协同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学校面向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全日制学生24311人,招收来自泰国、老挝、柬埔寨、巴基斯坦、索马里、赞比亚等国家的留学生共46人。

升本以来,学校秉承学科专业一体、教学科研互动理念,有力地支撑和促进了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现有自治区级重点学科5个,自治区级一流学科(培育)建设项目1个,广西重点实验室1个,广西工程研究中心1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广西教育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1个,广西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1个,广西社科普及基地1个,被确定为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研究基地。2005年以来,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27项;科研资助总经费4480多万元。全校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7170多篇,其中被SCI、EI收录290多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近1170篇;出版专著、编著和教材130多部;共获得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60多项,其中省部级30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9项,优秀奖2项,获国家文化部评选的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