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淮北师范大学在湖南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发布:2022-12-31 19:25:04 新高考网

淮北师范大学2022年在各省的招生录取数据已经公布了,那么淮北师范大学今年(2022年)在湖南省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呢?今年考取难度怎么样,好考吗?

以下为新高考网列出的2022年淮北师范大学在湖南招录的详细数据,包含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最低位次、招生计划、招生人数、专业学费等,供考生家长们参考,指导2023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2022淮北师范大学在湖南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一:2022淮北师范大学在湖南录取分数线(官方最新)

根据湖南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22年高考招录数据,淮北师范大学2022年在湖南录取分数线为:

1、历史类:2022年淮北师范大学在湖南(本科)录取最低分536分,最低位次11283;

2、物理类:2022年淮北师范大学在湖南(本科)录取最低分498分,最低位次73422;

年份科目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2历史类本科536 / 11283451
2022物理类本科498 / 73422414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二:2022淮北师范大学在湖南招生专业与招生计划

包含淮北师范大学2022年在湖南招生专业名称以及对应的计划人数、学费等。

1、历史类(2022湖南本科)

专业名称计划数(湖南)学费
英语 (师范)(需外语口试合格;办学地点:相山校区;英语成绩不低于100分)14900
经济学 (办学地点:滨湖校区)14900
国际经济与贸易 (办学地点:滨湖校区)14900
特殊教育 (师范)(办学地点:滨湖校区)14900
新闻学 (办学地点:滨湖校区)14900
会计学 (办学地点:滨湖校区)14900
人力资源管理 (办学地点:滨湖校区)24900
审计学 (办学地点:滨湖校区)14900
法学 (办学地点:滨湖校区)24900
社会学 (办学地点:滨湖校区)14900
思想政治教育 (师范)(办学地点:滨湖校区)24900
汉语言文学 (师范)(办学地点:滨湖校区)24900
汉语国际教育 (师范)(办学地点:滨湖校区)14900
历史学类 (包含历史学(师范)、文化遗产;办学地点:滨湖校区)1490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2、物理类(2022湖南本科)

专业名称计划数(湖南)学费
物流管理 (办学地点滨湖校区)14900
电子商务 (办学地点滨湖校区)14900
物理学 (办学地点相山校区)(师范)25200
化学 (办学地点相山校区)(师范)15200
应用化学 (办学地点相山校区)15200
通信工程 (办学地点相山校区)15200
数学与应用数学 (办学地点滨湖校区)(师范)15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办学地点滨湖校区)25200
生物科学 (办学地点相山校区)(师范)25200
化学工程与工艺 (办学地点相山校区)15200
环境科学 (办学地点相山校区)15200
生物工程 (办学地点相山校区)15200
教育技术学 (办学地点滨湖校区)(师范)15200
应用心理学 (办学地点滨湖校区)15200
统计学 (办学地点滨湖校区)1520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三:淮北师范大学简介

淮北师范大学位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安徽省淮北市,是一所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1974年建校,时为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隶属原煤炭工业部,面向全国招生。1998年9月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淮北师范大学。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2009年增列为省级立项建设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博士后培养单位。2018年高水平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学校具有较强的教研科研实力。现拥有7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培训重点基地,1个国家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1个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教育部示范性项目(学前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3个师范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1个安徽省“高峰学科”,1个安徽省“一流学科”,5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学科,1个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立项学科,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特色专业,1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省级一流(品牌)专业;18个省级教学团队,12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7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7个省级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10个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14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50多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60余门省级线上线下等形式精品开放课程。拥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115”产业创新团队,2个省级智库。近5年来承担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研究项目120余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0余项,其中省级特等奖5项;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50余项,省部级科研课题4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0余项。

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地区等国家和地区的52所院校(机构)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并签订具体合作协议。近5年,学校派出140余名师生赴国(境)外参加访学研修、学术交流和学习。自2016年起,接收日本合作高校学生短期留学。2019年,开始外国留学生(学历生)招生培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