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广西师范大学在陕西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发布:2022-12-26 21:33:00 新高考网

广西师范大学2022年在各省的招生录取数据已经公布了,那么广西师范大学今年(2022年)在陕西省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呢?今年考取难度怎么样,好考吗?

2022广西师范大学在陕西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以下为新高考网列出的2022年广西师范大学在陕西招录的详细数据,包含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最低位次、招生计划、招生人数、专业学费等,供考生家长们参考,指导2023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一:2022广西师范大学在陕西录取分数线(官方最新)

根据陕西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22年高考招录数据,广西师范大学2022年在陕西录取分数线为:

1、理科:2022年广西师范大学在陕西(本二)录取最低分452分,最低位次59256;

2、文科:2022年广西师范大学在陕西(本二)录取最低分483分,最低位次14929;

年份科目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2理科本二452 / 59256344
2022文科本二483 / 1492940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二:2022广西师范大学在陕西招生专业与招生计划

包含广西师范大学2022年在陕西招生专业名称以及对应的计划人数、学费等。

1、理科(2022陕西本二)

专业名称计划数(陕西)学费
金融学 26100
商务英语 (要求英语口试成绩“合格”以上,招英语语种考生,加试口语)27000
数学与应用数学 (师范类)45500
科学教育 (师范类)(教学地点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七星区育才路15号育才校区)25000
物理学 (师范类)(教学地点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七星区育才路15号育才校区)25500
化学 (师范类)(教学地点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七星区育才路15号育才校区)25500
制药工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七星区育才路15号育才校区)25500
生物科学 (师范类)25500
环境科学 255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7600
软件工程 25500
信息安全 25500
电子信息工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七星区育才路15号育才校区)2760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2、文科(2022陕西本二)

专业名称计划数(陕西)学费
汉语言文学 (国家文科基地班)(要求语文和英语的单科成绩原始分原则上不低于110分,师范类)25100
汉语言文学 (师范类)45100
历史学 (师范类)(教学地点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秀峰区王城1号王城校区)25100
文化产业管理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秀峰区王城1号王城校区)25500
思想政治教育 (师范类)25000
行政管理 25500
劳动与社会保障 25500
学前教育 (师范类)25000
小学教育 (师范类)25000
英语 (要求英语口试成绩“合格以上,招英语语种考生,加试口语,师范类)45000
日语 (要求英语口试成绩“合格)25000
朝鲜语 (要求英语口试成绩“合格”以上,招英语语种考生,加试口语)25000
翻译 (要求英语口试成绩“合格以上,招英语语种考生,加试口语)25000
汉语国际教育 (在大三学年以中外校际对等交换培养模式派出交换生赴韩国、泰国等国家,进行为期一年的汉语实践教育学习,这一学年学费等情况详见招生章程.该专业只录取填报有专业志愿考生,师范类)2510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三:广西师范大学简介

广西师范大学地处国际旅游胜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桂林,是国家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广西重点建设的“国内一流大学”高校,全国文明校园。有王城、育才、雁山3个校区,校园面积4100多亩;在职教职员工2500多人,全日制本科生近27000人,硕士研究生7000多人,博士研究生350多人,各类留学生近1700人,成人教育学生26000多人。学校已发展成为广西教师教育的“领头羊”、人文强桂的“主力军”、科技兴桂的“生力军”、广西国际教育的“排头兵”。目前,学校正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和综合改革,努力实现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大学的目标。

学校科教平台较高。现建制教学学院(部)21个,82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软件工程、体育学、世界史、物理学),1个专业博士点(教育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6个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软件工程、美术学)跻身全国前40%,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获B+档。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软件工程等5个一级学科获得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物理学获得广西一流学科建设培育项目。广西(高校)重点学科35个,化学、工程学两个学科进入国际ESI排名前1%。学科专业涵盖了10大门类,文科的学科门类、博士点、硕士点及自治区级文科重点学科均位居广西高校前列。现有1个省部共建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广西民族药协同创新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自治区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广西应用数学中心,7个广西重点实验室,10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6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全区共30个),5个广西协同创新中心,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自治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广西卓越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14个自治区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全校馆藏纸质图书359.92万册,中外文期刊97.15万册,电子图书244万册。拥有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联合)、中宣部第三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研究基地、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培训基地、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共青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全国研究培训基地等一批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基地。学校是CERNET华南地区网桂林主节点依托单位,是广西实施“人文强桂”建设工程主体单位,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学校设立了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

学校师资素质优良。学校有专任教师2000多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近400人,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人数的48.68%;拥有博士学位700多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人数占总数的84.87%。硕士研究生导师1300多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00多人。学校有国家级、省部级高层次人才约160人次,其中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国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国家级人才20多人次,国家级各类人才称号已经齐全(包括双聘院士);有广西院士后备人选、广西八桂学者、广西特聘专家、广西优秀专家、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等省部级人才约140人次。